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 优质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6 8:42: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即能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抓住文中的关键语段或者文本留白处,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丰富作品的形象。

(二)《学习扩写》在教材中的地位

《学习扩写》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统编教材写作的特点是尽量与阅读相配合,注重对写作思维过程的训练,从写作的一般要求,到用不同文体进行写作,到有创意的表达,层层深入。

七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习惯,写一般的写人记事类文章。八年级要求学生有文体写作的意识,写人物传记、消息、说明文、演讲稿、游记等。九年级要求学生写诗歌、议论文等,尝试缩写、改写、扩写等,进行作文的程式化训练,以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三年的设计,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了明显了的写作能力进阶。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般的写人记事类文章的方法,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学生

接触过扩写类的文章,如《女娲补天》等,但对如何找准扩写点,如何对不同文体进行扩写的认识不足,需要在写作实践中进一步训练。 三、教学目标

1.阅读不同的材料,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 2.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与方法,应用到作文写作当中。

3.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水平。 四、教学重点

1.阅读不同的材料,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

2.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水平。 五、教学难点

找准扩写点,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引入扩写的概念。

《风俗通》上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仅仅几十个字就记载了女娲造人的故事,而《女娲造人》课文作者却用一千余字的篇幅详细叙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对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行动和心理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使故事显得丰满、充实。

这种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就是扩写。 (二)对比阅读,探究记叙性文章的扩写方法。

材料一:《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材料二:课文《女娲造人》。 1.小组合作探究 【答案预设】 (1)补充情节。

补充了事件的起因——感到孤独,希望天地间蓬勃。

丰富了事件的经过——如何“抟黄土”,如何“引绳于泥中”。 增加了事件的结果——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生生不息。 (2)增加细节。

动作描写: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

心理描写:如“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神态描写: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3)增加环境描写。如“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 2.总结提炼扩写方法。

(1)忠实原文,紧紧围绕“女娲造人”,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2)找准扩写点。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适合的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重点扩女娲造人的过程,增加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

(三)扩写练笔,巩固记叙性文章扩写方法。 1.依据以上准则,扩写重耳流亡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2.依据方法,讨论如何展开扩写。

(1)忠实原文。文段讲的是晋公子重耳和随从在逃难途中,因为 “土块”引发的由大怒到磕头致谢的故事。应围绕此内容展开扩写。

(2)找准扩写点,材料中最能表现中心的情节,即晋公子重耳从大怒到磕头致谢的转变。

(3)发挥想象,增加必要的环境描写,以及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及场面的描写,力求生动。 3.学生写作。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记叙性文章扩写的方法,欣赏优秀习作 (二)对比阅读,探究议论性文章的扩写方法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材料二:吴晗的《谈骨气》全文。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 优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m02m2f3ko81m9s40mcz3j4le87moy00jb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