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九 盲人的灯笼
有一个奇怪的盲人,他每次夜晚出门的时候,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
盲人笑着说:“我是看不见,但是我的灯笼可以照亮别人呀。”
“照亮别人,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盲人说:“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这样,他们就不会误撞到我,我就安全了。”
闲言碎语:为别人照路,也照亮了自己。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你经常关心和帮助别人,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就会主动地帮助你,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故事之十 生活中的痛苦
有一位禅学大师,他带了很多的弟子。其中有一个弟子,老是爱抱怨。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活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闲言碎语:其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痛苦的事情,面对挫折和失败,或者是遇到别人的错误,我们应该用更宽阔的胸怀去包容,这样,痛苦就会小一点。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故事之十一 放下
一个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下山办事,在淌水过河的时候,看见一个妇女穿着罗裙过河很困难。于是,老和尚便背起妇女过了河。小和尚一直默不作声,晚上,回到寺庙以后,小和尚忍不住对老和尚说:“我们出家人应该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为什么要背那个妇女过河呢?”
“哦,你说那个妇女呀,”老和尚说,“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为什么还挂在心里?”
闲言碎语:“拿得起,放得下。”这是对待事物的良好态度。放下,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放下,而是应该从内心彻底放下,放下,需要心静和心净。
故事之十二 卖驴
从前,有爷孙两个人要到城里去卖驴。
爷爷让孙子骑在驴背上,自己牵着缰绳在旁边走着。路上遇到两个妇女,她们说:“这个孩子太不象话,自己年纪轻轻骑着驴,却让一个老人在地上跑。”
爷爷于是自己骑着驴,让孙子牵着驴绳在旁边走着。路上又碰到几个人,说道:“天啊,还有这样的长辈,自己骑着驴,却让孩子在地上跑着。”
于是,爷爷下了驴,和孙子一起牵着驴走。一位老人看到了,说:“多愚蠢的人呀,放着驴不骑。”
听到这话,爷爷和孙子一起骑上驴进城。迎面又遇到一群人,“你们看,多狠心的爷俩,一头驴竟然骑两个人,看把驴累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