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限时:40分钟)
1.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般都会分为两部分流向分解者 B.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都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同化 C.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消费者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D 解析:各营养级获得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常常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是形成的尸体、残骸等,另一部分是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后形成粪便,A正确;各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中散失的能量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同化利用,B正确;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由于没有被消费者同化,所以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正确;消费者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D错误。
2.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羊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羊的呼吸消耗量 B.羊的粪便量 C.羊的生长量
D.部分死亡羊的重量
B 解析: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被第二营养级摄入后,一部分被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及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未被同化,通过粪便等排出体外。因此羊的粪便量不是被羊同化的能量去向。
3.(2019潍坊一模)下面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1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 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C 解析: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175(呼吸消耗量)+200(流入下一营养的能量)+875(分解者分解理)=1 丙的总同化量30250 kJ;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
乙的总同化量200还田,有机肥被分解者分解,为作物提供了无机盐,但能量并未流入消费者体内,故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
B.自然生态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 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 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包括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的绿色植物,能利用无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A正确;自然生态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可存在倒置情形(即生物数量随营养级数的增加而增加),因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倒置情形,B正确;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在农田中除草、捉虫,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2
5.右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
A.y=90ax+10x C.y=20ax+5x
B.y=25ax+5x D.y=10ax+10x
C 解析:由题干中的“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a)x÷20%+ax÷20%÷20%=y,即y=20ax+5x。
6.(2019南昌模拟)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人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A=D,B=E,C=F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
B 解析:图中应是A>D,B>E,C>F;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狼所处的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A。
7.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
3
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蝴蛛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
C.图中X代表从猎物种群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 D.如果蝴蛛全部死亡,对该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不会有影响
A 解析:能量传递效率=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由于图中只能看出蜘蛛的同化量,但是不清楚猎物种群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A正确;蜘蛛以猎物种群为食,因此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图中蜘蛛的同化量代表从猎物种群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而X代表的能量属于蜘蛛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C错误;如果蝴蛛全部死亡,可能会导致猎物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增加,也会导致其天敌种群数量减少,D错误。
8.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
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 C.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
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 C 解析: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A错误;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B错误;C.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是指上一营养级流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C正确;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
9.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