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后期新月派 三、简答题
1、新文学第二个十年文坛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 1930年代中国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什么? 3、简述1930年代自由主义与左翼思潮论争的主要特点。
4、简述新文学进入第二个十年后,在文学创作上的总体发展趋向。
5、简述左联开展的主要文学活动及其贡献。 6、简析左联存在的错误和缺点。 四、论述题
1、综述左联在中国文艺发展中的意义和教训。 2、综述1930年代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及其论争 第10章 茅盾 一、填空题
1、茅盾原名是_____________. 2、新文学史上具有社会科学气质的小说家是 _____________. 3、茅盾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 _____________.
4、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 _____________.
5、茅盾小说创作开创的全新的文学范式是 _____________. 6、任意写出五部茅盾创作的小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夜》中的买办资本家是 _____________.
8、被茅盾称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 9、茅盾小说中主要创造的两个形象系列是 _____________.
10、茅盾的作品《蚀》在结构上采用了 _____________的形式。
11、《蚀》由三部中篇构成,他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2、以茅盾为首创作的左翼文坛主流小说文体被称为茅盾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暴露国民党特务组织的黑暗的小说是 _____________.
14、长篇小说《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
15、茅盾叙述“一?二八”前后江南某小镇杂货店倒闭的故事的作品是 _____________. 。
16、老通宝这一人物出自茅盾的小说 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春蚕》 三、简答题
1、简述《子夜》的思想成就。 2、简析《子夜》的结构艺术。
3、简析《子夜》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法。 4、为什么说茅盾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段中国社会的编年史?(或者是如何理解茅盾小说的史诗性特征)
5、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茅盾小说在心理刻画上“追求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的?
6、简述茅盾散文的艺术特色。
7、结合《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简析1930年代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小说的主要特点。 8、简述茅盾在文艺理论方面的贡献。 9、简述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贡献。 10、如何理解茅盾是一个“具有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 四、论述题
1、综述茅盾小说创作的主要贡献。 2、吴荪甫人物形象分析。
3、结合中国新文学从第一个十年到第二个十年的文学主潮的变迁,比较鲁迅和茅盾的小说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的不同角度 第11章 老舍 一、填空题
1、老舍原名 _____________. _______人, ____ 族。2、老舍的文学生涯开始于他1924年去________教书以后,在国外创作的三部作品是 3、老舍是__________小说的源头。
4、老舍的小说执着的描写 _________的关系。 5、老舍小说主题继承了鲁迅关于________的思考。 6、把北京人放到异国情境下,在比较中显示落后国民性之荒谬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
7、《断魂枪》的主人公是 _____________. 8、在描写“新派市民”形象时,老舍采用了________手法。
9、老舍表现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____.
10、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 _____________. 11、《四世同堂》由三部分构成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
二、名词解释 1、《月牙儿》 2、老派市民 三、简答题
1、《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简析 2、《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形象简析。 3、简析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4、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形象。。 5、简析老舍对北京文化的复杂情感。 6、简述《四世同堂》的艺术风格。 7、简述《骆驼祥子》的艺术风格。 8、简述《四世同堂》的思想成就。 四、论述题
1、试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进一步阐述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 2、评述《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3、分析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12章 巴金 一、填空题
1、巴金原名 _____________. 2、巴金早期深受 ___________思想的影响。 3、巴金的处女作_____ 描写了一个无政府主义革命者,一个在暗夜里绝望呼叫的英雄。
4、巴金前期小说在题材上主要分为两类: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5、《家》以 __________为情节发展的主干。 6、《家》在结构艺术上借鉴了__________ 的写法。 7、小说__________标志着巴金创作风格的开始转变,由热情宣泄转向深沉细腻。
8、从 __________ 到 __________ ,巴金勾勒了20世纪以来中国旧家庭变迁的完整图景。
9、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长篇力作是 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激流三部曲》 2、《爱情三部曲》 3、《憩园》 三、简答题
1、简析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巴金小说创作的影响。 2、简析《家》中的人物觉新。 3、简析《家》中的人物觉慧。
4、巴金的《家》在艺术上如何体现了“青春型”创作的特点。
5、简析《寒夜》中汪文宣的性格、命运悲剧。 6、简析《寒夜》中曾树生的性格的复杂性。
7、为什么评价《寒夜》是“平民的史诗”? 8、简析《寒夜》的悲剧性因素。 四、论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前后期创作的变化。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巴金前期小说“青春型”创作的认识 第13章 沈从文 一、填空题
1、沈从文生于湖南 __________县
2、沈从文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里供奉的是__________ 。”
3、沈从文湘西系列的小说意在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
__________的人生形式”。
4、沈从文的小说通过 __________ 的整体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丑陋处。 5、沈从文短篇小说的三种主要文体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6、沈从文表现湘西世界的力作是 __________ 。 7、沈从文讽刺都市文明病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_ 。 8、沈从文主要的散文作品是__________ 。 9、渡船老人是小说 __________中的人物。 二、名词解释 1、《萧萧》 2、《丈夫》 3、湘西世界 三、简答题
1、简析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形象。 2、简析《边城》中的人物翠翠。 3、简述“边城世界”的主要特点。
4、如何理解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乡下人”立场。 5、与小说比较,沈从文的散文《湘西》《湘行散记》有什么突出特点?
6、简述《边城》的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
1、评析《边城》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以及其中隐伏的悲剧感。
2、结合具体作品,评述沈从文抒情体小说的艺术个性。 3、试比较沈从文写湘西与都市的不同笔墨的文化内涵,并作简要评析
第14章 小说(1928——1937年6月) 一、填空题
1、华汉的长篇小说 __________是革命罗曼蒂克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
6
2、蒋光赤的小说 v最早反映了1927年上海工人的武装起义。
3、柔石的中篇代表作是 __________.
4、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写了一个 __________的故事。
5、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家是 _________. 6、张天翼讽刺小说的基本主题是 _________. 7、张天翼的世态讽刺小说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 8、被称为善于进行社会分析的小说家是 _________.
9、吴组缃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 10、以揭露农村阶级压迫的尖锐性著称的左联青年作家是_________.
11、艾芜早期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 12、在鲁迅的扶持下,作为奴隶丛书出版的作品有:萧红的
_______、萧军的 _______ 、叶紫的 _______ 。 13、萧红后期的长篇代表作是 _________. 14、萧军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 15、东北作家群中,表现出大地深情的流亡者文人是________.
16、叶圣陶的小说 _______ 与茅盾的《子夜》一起成为现代长篇小说的真正开端。
17、京派在文化立场上持 _______的倾向。 18、作家芦焚的一个重要笔名是 ______________. 19、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的作者是 _______ 20、一再申明用唐绝句的手法写小说的作者是 __________.
21、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的作家是 __________.
22、穆时英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革命罗曼蒂克小说 2、京派小说 3、社会剖析小说 4、新感觉派小说 5、东北作家群 三、简答题
1、简析《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病态反抗的社会内涵。
2、简述张天翼讽刺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 3、简析叶紫小说“两分法”的创作格局。 4、简述艾芜《南行记》的创作特色。
5、简述京派为现代小说提供的两种文体样式及其特点。
6、简述海派文学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7、结合《梅雨之夕》分析施蛰存小说的心理分析手法。 四、论述题
1、以丁玲、郁达夫小说创作为例,评述中国现代小说描写知识分子“时代病”的自我感伤小说的社会内涵及其艺术特点。
2、评述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和文体特色。 第16章 新诗(1928——1937年6月) 一、填空题
1、有“农民诗人”和“泥土诗人”称号的是__________.
2、后期新月派典型的诗歌情绪是 __________.
3、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的人物是 __________.
4、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的诗作是 __________. 5、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出自诗作 __________.
6、现代诗派中,最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验的艺术家是 __________.
7、雨巷诗人是指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中国诗歌会 2、现代派诗人群 3、《雨巷》 4、《汉园集》诗人 5、《我的记忆》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特点。
2、以《老马》为例,评析藏克家诗歌的突出特点。 3、与前期新月派相比,后期新月派在诗歌创作上经历了哪些变化?
4、简述卞之琳诗歌的个性化特点。 四、论述题(思考题)
1、试论述现代派诗歌是如何在沟通中国诗歌传统与吸收西方现代诗学中形成自己的诗歌艺术特点的? 第18章 散文(1928——1937年6月) 一、填空题
1、有“幽默大师”之称的作家是 __________. 2、瞿秋白的主要杂文多收在 ________一书中。 3、散文集《推背集》、《海天集》的作者是__________.
4、散文集《打杂集》《不惊人集》的作者是 __________.
7
5、散文集《商市街》、《桥》的作者是 __________.
6、游记散文《履痕处处》的作者是 __________. 7、巴金在1930年代创作的主要散文集有 _________等
8、何其芳在1936年被授予《大公报》文艺奖的作品是__________. 。
9、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的作者是__________.
10、散文集《黄昏之献》、《鹰之歌》的作者是 __________.
11、散文名篇《囚绿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12、艾芜描写西南边陲浪漫风情的散文集有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3、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的作者是 14、“开明派”散文作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夏衍的重要报告文学作品是 __________. 16、《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的作者是 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何其芳体 三、简答题
1、简述林语堂“闲谈体”散文的特点。 2、简析何其芳的《画梦录》对散文形式美的追求 第19章 曹禺 一、填空题
1、曹禺表现复仇主题的剧作是 __________. 2、曹禺借鉴了表现主义手法的剧作是 __________.
3、中国现代第一部多幕话剧是 __________. 4、曹禺根据小说改编的剧作是 __________.
5、《北京人》中拥有博大而丰厚的爱与坚韧精神的人物是 __________.
6、《北京人》中只是一具“生命的空壳”的人物是 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郁热” 三、简答题
1、简析《雷雨》的戏剧意象。 2、简述《雷雨》的戏剧艺术。
3、就《雷雨》中的阶级关系,简述作品的现实批判性主题。
4、蘩漪形象简析。 5、陈白露形象简析。 6、简述《日出》的戏剧艺术。 7、简述《北京人》的艺术风格。 8、简析《北京人》中的曾文清形象。 9、简析《北京人》中的愫方形象。
10、简述《北京人》中“远古北京人”的特殊意义。 四、论述题
1、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曹禺所说的:“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2、评述曹禺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贡献 第20章 话剧(1928——1937年6月) 一、填空题
1、1920、1930年代被认为是“北方剧坛泰斗”的戏剧家是 __________.
2、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和国防戏剧运动的主要组织者是 __________.
3、田汉写于抗战时期的戏剧代表作是__________. 4、话剧《回春之曲》的作者是 __________. 5、洪深的“农村三部曲”是 __________.《香稻米》、《青龙谭》。
6、《这不过是春天》是_________ 的话剧代表作。 7、1920、1930年代戏剧界曾有“南田北熊”之说,其中“田”是指 __________.“熊”是指 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农民戏剧试验 2、《丽人行》 3、《上海屋檐下》 4、 《五奎桥》 三、简答题
1、简述1930年代话剧运动概况。 2、简述夏衍剧作的主要风格。
3、简述《上海屋檐下》的思想艺术特色。
现代文学三十年习题集3
文学思潮与运动(1937年7月——1949年9月) 一、填空题:
1、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次有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所成立的组织是_________。
2、贯通抗战时期的唯一刊物是 ________。 3、“文协”成立时提出的口号是________ 。 4、抗战初期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________ 、和抒情诗。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