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潜能开发与17个亲子游戏
当您的宝宝以他(她)的第一声啼哭,向我们宣告了他(她)的诞生,同时也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快乐。通常,好多做家长的都会想:刚刚生下来的孩子太小了,只知道吃和睡,这时候只要让孩子吃好睡好,别的等长大些再说吧。其实不是这样的,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也就应该开始了,这就是从我们每天与孩子一起做的——亲子游戏开始的。游戏活动,就是教与指导孩子的最有效的方法。游戏,能调动孩子所有感官,使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随着各种游戏的进行,孩子从感觉到认知,从智能到体能,从语言表达到情感交流,都会行到极大的促进;从中可以逐步塑造孩子的性格与品德、意志与才能。使我们的宝宝能在游戏中找到和学会许多关于生存的能力和技巧,以应付示来生活的种种机遇与挑战。如何选择适合宝宝的游戏?这要根据宝宝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发育和智力发育特点,有目的、的针对性地进行。本书着重介绍的是0~3岁婴幼儿的基础能力的培养。
0——3个月宝宝
0——3个月宝宝成长的主要指标出生体重约3千克,满月增重0.8~ 0.9千克。身高约50厘米,满月增高约4厘米。目光可及距眼睛20厘米左右的物体。听到悦耳的声音可停止啼哭。有较完善的觅食、吸吮、吞咽、握持、行走等无条件反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每天睡16~ 22小时。每小时平均有3~ 7分钟处于清醒状态。到第三个月:重约为出生时1.2倍,达到4千克左右。长增加约2.78(女)~ 3.27(男)厘米。细胞生长的第2个高峰期。能竖直向四周张望。卧时能抬起前半身。双手可以在胸前接触。-在光线微亮的房间里会睁开眼睛。喜欢看人脸,特别是看母亲慈爱的笑容。喜欢被抱起来与其谈话、逗笑。对甜、酸、苦常用微笑、皱鼻、伸舌或挣扎表示欢迎、讨厌、拒绝。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忆能力。到三个月时,喜欢摇晃、注视自己的手。用手触摸折打玩具。用口“探索”物体。喜欢听自己的声音,与父母“谈话”。明确显示对母亲的偏爱。
0~3个月的婴儿,由于所经验的事情太少,所接受的刺激也不够多;所以,他们对于各种“第一次”所接触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极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为段时期中,父母一定要唤起婴儿的各种感觉,使之得到充分的发挥。
0~3个月的婴儿,所能做的事情相当有限,这就需要父母经常与宝宝接触与沟通,这对小宝宝日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将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0~3个月的婴儿,能够透过视觉与听觉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他已经能将母亲的声音与别人的声音加以区别。只要听见母亲的声音,婴儿就会非常愉快和安心。此外父母还要让婴儿注意身边的各种东西,透过视觉的功能,使婴儿的脑部获得适当的刺激,进而启发宝宝的语言能力。 成长指标:0~3个月是宝宝的睡眠时期,在沉睡中成长的婴儿会以反射动作来反应外界的刺激,颈部比较坚挺,有看东西听声音的能力表情丰富, 吸吮手指是心理成长的表现。这个时期家长可以把游戏的内容贯穿于和宝宝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例如:给您的宝宝布置一个很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个非常漂亮的婴儿床,将颜色鲜艳的玩具吊在婴儿床的上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令您的孩子心智发展,给您的家庭带来无穷的乐趣。换好干净的尿布后,母亲可以看着婴儿的眼睛轻轻和他说话。做孩子的第一位幼师,让孩子在游戏中受到最好的“启蒙”教育。
游戏目的:培养宝宝的身体协调运动及控制能力、感官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注意力及观察能力、语感及倾听能力、情绪表达与交流能力。
亲子游戏
一、认识妈妈
游戏准备:产前照医生或助产士,宝宝出生后,请宝宝抱到母亲面前。
游戏过程:(1)当宝宝出生后,助产士将宝宝抱到妈妈身边。(2)妈妈把头朝向宝宝,对宝宝微笑,让宝宝看看妈妈。(3)妈妈边看着宝宝,边用温柔的语言对宝宝说话。“啊!这是妈妈。”“啊!这是宝宝。”这时的亲子对视,能初步唤起亲子双方无限的爱,是日后产生亲子恋情不可缺少的对视。
专家提示:(1)妈妈经过剧烈的阵痛,娩出腹中的宝宝,宝宝响亮的充满生命力的啼哭,对妈妈来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会使妈妈本能地产生一种幸福感。产生的亲子对视还会有助于妈妈消除因生产带来的疲惫。(2)在这一时期,妈妈每天应和宝宝进行亲子对视。在宝宝情绪平稳时,妈妈要多多地朝宝宝微笑,让宝宝的眼睛看着妈妈。爸爸也应该每天和宝宝进行亲子对视,朝宝宝微笑,亲亲宝宝的小脸,让宝宝感受和分辨妈妈和爸爸的微笑及脸部表情是有区别的。(3)父母与宝宝的亲子对视,能让宝宝产生安全感和依恋,让宝宝在充满安全的环境中成长,有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4)这个时期的婴儿很多都会习惯性地转向某一边,大一点时自会改正过来,如果你担心他的头会压扁,可改变他睡觉的方向,并在婴儿不常转头的方向跟他说话
二、青蛙望天
游戏准备:声音清脆的小摇铃。
游戏过程:(1)让宝宝趴在床上。(2)您右手轻轻扶起宝宝的前额,左手在宝宝头顶摇动小铃,逗宝宝抬头看。(3)天天练习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使宝宝额肌强健,逐渐练习支撑头部重量。经常趴着玩的宝宝头能抬高,到了三个月时会用肘部支撑着把前胸抬起。 专家提示:(1)当您摇动小铃时,宝宝不必用您手扶额就能抬头看,有时还能扬起下巴,您不必担心宝宝在趴着时会憋着,因为他自己会转头把鼻子让出来。(2)您躺在大床上时可以抱宝宝趴在自己身上,双手扶着宝宝的头同他说话,逗他笑。宝宝喜欢伸头看着您的脸,很快就能学会把头扬起来。
三、伸伸舌头咂咂嘴 游戏准备:吃奶是宝宝的本能,刚出生的宝宝就有出色的吸吮本领。口舌的运动能力很发达,这时就已经可以做游戏了!
游戏过程:(1)您可以轻轻地抑起宝宝,对着他的小脸,先张开嘴,然后伸伸舌头、咂咂舌头。(2)您会吃惊地发现:宝宝先是盯着您,渐渐地张开他的小口,把舌头伸出来,和你做一模一样的动作,象镜子一样。(3)这时您可以教他咂舌发出细小的声音。(4)以后,当您一抱起宝宝,他就会伸伸舌头咂咂嘴,发出响声来回应您,是不是很有趣?
专家提示:(1)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宝宝的一切学习都要靠模仿获得,口的动作是最容易学习的。(2)从最简单的做起,您和宝宝会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四、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游戏准备:宝宝睡醒时间明显增加时。
游戏过程:(1)在风和日丽之时,把宝宝抱到室外,让他观察眼前出现的人和事物,并缓慢清晰反复地说给他听。(2)这时宝宝会兴致勃勃地东看西看,目不暇接。(3)开始时,每次2-3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可结合日光浴、空气浴进行。
专家提示:(1)每天腾出一段散步的时间。夏天天气严热时选择早上凉爽的时候,冬天则选择没有风的时间。(2)外面新鲜的空气、热闹的声音及新奇的景物都会发展视觉、开阔眼界,启迪心智还可以促进他的食欲,晚上也比较容易安睡。 五、追声寻源
游戏准备:哗铃棒、八音盒、钟表、小杯和小勺、橡皮捏响玩具等。
游戏过程:(1)将各种发声体(音高、响度均不同)在宝宝视线内弄给宝宝听,并告诉他名称。(2)待其注意后,再慢慢移开,让宝宝追声寻源,当宝宝辨出声源后,再变换不同方向。
专家提示:用多种发声训练听觉辨别力和方位听觉。
六、从拍打到能够取玩具
游戏准备:宝宝能够拍打、抓握的各种不同质地的悬挂玩具。
游戏过程:(1)将色彩鲜艳、有响声、稍大一些的玩具用衣架半固定在摇篮上方宝宝胸前能够抓到的地方,或将玩具吊在婴儿床上,利用婴儿床的栏杆,在他手碰得到的地方。(2)如果婴儿只看不碰,母亲可以直接帮助击打、够取玩具:摇动或弄响玩具,引起宝宝注意。(3)再抓着宝宝的手壁伸向他注视的玩具,使他能够击打、够取、抓握、触摸玩具。(4)把玩具放在婴儿的胸前,这时候虽然婴儿已经有固定用某只手的习惯,但最好还是训练他双手同时运用。(5)如果他放开其中一只手,应将玩具放到那只被放开的手上。双手同时放开,可重新将玩具放在胸前。
专家提示:(1)宝宝经常注视自己的小手或眼前的玩具,逗引宝宝主动击打玩具并弄出声响,激发宝宝的兴趣。(2)当宝宝尝试用视觉捕捉目标而击打、抓到玩具时,要用自然而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轻快、欣喜的语调和\真棒\等综合的鼓励法加以鼓励。(3)有助于发展宝宝的触觉与手眼协调能力,训练手的动作技能。 七、眼追小球
游戏准备:红色提线小球一个。
游戏过程:(1)让刚睡醒、情绪平稳的宝宝平躺在床上。(2)让提线小球进入宝宝的视野范围内,并引起宝宝的注视。小球距离宝宝的眼睛约25—30厘米。(3)然后慢慢地沿水平方向移动小球,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引起宝宝的眼和头部追随小球移动。(4)在游戏中,家长应避免和宝宝说话,以免分散宝宝的注意力,每次游戏时间不超过5分钟。
专家提示:(1)宝宝的双眼有注视物体和追随物体水平方向运动的能力,此游戏就是训练宝宝的这种能力。(2)这个游戏能提高宝宝的视觉定向反应能力和视觉的敏感性。(3)在游戏时,家长多观察宝宝的面部表情,若宝宝出现情绪不稳定,应立即停止游戏。 八、分辨黑白照
游戏准备:宝宝最熟悉的亲人的黑白照片若干张(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的照片)。 游戏过程:(1)出示父母的黑白照。面玲珑
(2)父母一手抱着宝宝,一手指着照片说“这是妈妈”、“这是爸爸”、“妈妈头发长长的”“爸爸判头发短短的”之类的话。父母还可以将照片和本人对照起来让宝宝认识。(3)
当宝宝对父母的照片熟悉后,可以给他看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黑白照片,依次增多。(4)将宝宝已熟悉的照片在墙上排列起来,经常指着照片对宝宝说“这是妈妈、这是奶奶。” 专家提示:(1)这一时期的宝宝区分色彩的细胞尚未完善,所以还不能分辨颜色。在这一进期对宝宝来说最醒目的色彩就是黑与白,宝宝最喜欢“黑”与“白”两种颜色。(2)经常让宝宝看熟悉的亲人的黑白照,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视觉的分辨能力,增加与宝宝的亲情。(3)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他的眼睛像照像机一样,能把照片完整地摄入大脑之中,再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与亲人的接触,就能提高宝宝的分辨能力。
做个健身操
游戏准备:儿童毯或大毛巾一个。
游戏过程:(1)在床上将毛毯或大毛巾打开。(2)可帮婴儿伸展一下身体。(3)将关节稍微弯曲,婴儿会反射地伸开他的关节。轻触婴儿的膝盖内侧、身体、手等。
专家提示:(1)这个游戏可以在洗澡或换尿布的时候随时进行。(2)动作一定要轻,时间不要太长,宝宝如有反感立即停止。
灵活的小脚
游戏准备:宝宝躺在床上。
游戏过程:(1)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用手握住宝宝的双脚。(2)妈妈把宝宝的双脚向上提起直至与身体垂直,然后再慢慢地放下。(3)妈妈握住宝宝的小脚,用宝宝的脚跟轻轻地敲打床垫。(4)妈妈握住宝宝的小脚,做双脚并拢、分开的动作。(5)妈妈握住宝宝的双脚像蹬自行车一般运动10秒钟。
专家提示:(1)宝宝在这一时期下肢的活动机会很少,此游戏可以让宝宝的下肢得到锻炼,为宝宝今后的腿部运动做好准备。(2)妈妈的动作要轻柔舒缓,以免弄痛宝宝。 九、什么东西不见了
游戏准备:宝宝的玩具2—3件,大手帕一块。
游戏过程:(1)妈妈把宝宝抱坐在膝上,出示宝宝喜欢的一件玩具,让宝宝盯住玩具看一会儿。(2)妈妈用手帕盖住玩具,问宝宝:“玩具到哪里去了?”宝宝会觉得奇怪。然后妈妈取下手帕,让宝宝看到玩具,宝宝会咧嘴微笑。(3)
母亲拿着手帕盖住婴儿的脸,但不要全部盖住,嘴上跟他说“看不到了,看不到了”,然后迅速地拿开并凑近脸“哇!”。刚开始玩时盖布的时间不能太长。(4)用以上的方法出示其他玩具,反复和宝宝进行游戏。
专家提示:(1)此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短时间注视物体的能力,提高宝宝的视觉能力。(2)在游戏中增加手帕遮物的情节,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游戏准备:在宝宝吃奶前后清醒的时候。
游戏过程:(1)宝宝吃奶时,妈妈跟他说:“好喝吗?要多喝一点喔!”喝奶时的婴儿听到母亲传来的声音,这是一种愉快的刺激,婴儿自然而然地会喜欢上母亲的声音了。
(2)在宝宝吃饱奶清醒的时候,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3)妈妈微笑着面对宝宝,与宝宝说话。可以说:“宝宝,吃饱了吗?”“宝宝。对妈妈笑一笑”……“嗯—”“呜—”“啊—”宝宝的头会转向声源或笑起来。
专家的提示:(1)宝宝对妈妈的声音很敏感,妈妈的呼唤会使宝宝记忆起胎儿时期妈妈的说话声,唤起宝宝的愉快的依恋情绪,对妈妈产生依恋和信任。(2)妈妈与宝宝的说话还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