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品质,组建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将建设现代化肉类产品加工企业和肉源基地建设作为xx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切入点。但是,目前,xx绝大多数肉羊养殖户均处于规模小、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的状态,还无法满足肉类加工企业对优质肉源质量和产量要求,严重制约着xx地区肉产业的发展壮大。
(2)项目建设必将促进xx畜牧业大发展,是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项目以生物高科技技术为依托,采用肉羊胚胎移植、冷配等技术手段,进行肉羊的畜种改良,以优质肉羊扩繁中心为基础,将建成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科学化饲养与管理、专业化生产、商品化运作的现代化肉羊生产基地,它必将带动xx地区畜牧业的大发展,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3)项目建设是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该项目建设,企业以畜种改良繁育及饲草料加工为主,为农民提供优质种羊,短期育肥、科学管理技术。农民是企业肉源生产主 体,肩负着肉羊的日常管理、育肥,为肉类生产企业提供优质育成肉羊。公司为农牧民提供优质种羊,提高农牧民的生产力,项目涉及范围广,组织化程度高,是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经济建设基础。
2.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及行业规划与农牧业产业化大趋势。
xx市把肉产业确立为农牧业产业化八大主导产业之首,并先后出台了《百户万头育肥牛工程实施意见》、《xx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2004—2010年)规划》等战略性发展意见和规划,把肉产业与基地建设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肉产业的发展。
(2)项目建设立足于xx市畜牧业资源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的宗旨,促进粮食、饲草料与农作物秸秆的资源转换,使之就地转换、提高效益,变地方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2.3项目建设技术的先进性
项目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该项目将引进无角道赛特肉羊优良品种,采用高科技生物技术和设备,以胚胎移植、冷配技术手段,进行肉羊的繁育与改良,实现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科学化饲养管理,使项目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均体现出科学技术的先进性。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臵及区域范围
东胜区地处xx高原中东部,东面与准格尔旗相邻,南面与伊金霍洛旗接壤,西面与杭锦旗搭界,北部与达拉特旗毗邻。地理位臵
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8'20''—110°23'00'',北纬39°12'—39°58',泊江海子公路畔社位于东胜区西部的泊江海镇东南部。 3.1.2自然资源状况
(1)气候条件
东胜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5.2°C-5.5°C,大于等于10°C的有效积温为25803.5°C。年日照3100-3200小时,太阳辐射能量东胜地区多年平均为142.75千卡/平方厘米〃年,无霜期120天,降水保证率低,年度变化大.年平均降水量325-400mm,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蒸发量为2200 mm以上,全年风大沙多。
(2)土壤及植被资源
东胜区地处北温带干旱草原极端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下,所以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是栗钙土,但因东胜区的成土母质、地形地势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所以,形成的土壤类型较多,分布也较复杂。除此之外,东胜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有潮土、风沙土、粗骨土和沼泽土。栗钙土耕种地土壤表层厚度小于20厘米,
如果继续耕种会进一步加重侵蚀沙化作用,应该退耕还牧还草。适宜种植豆科牧草,也可以作为打草场利用。粗骨土由于侵蚀作用异常强烈,所以绝对不能开垦利用。粗骨土应种植拧条等适宜的灌木,使其逐渐变为灌木草场。潮土、风沙土、沼泽土由于分布面积不大,这里不再叙述。
东胜属于温带干草原极端大陆性气候,草原植被广泛发育,植物类型多以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组成,以禾本科植物占优势,其次是
菊科、豆科植物。另有部分灌木、半灌木,以豆科、菊科为主。草场因侵蚀,沙化受地下水影响和盐渍化影响之后,则分化成各类型的草场,草场中的建群种、优势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东胜区的植被大体上有三个类型:(1)干草原沙生植被:主要建群种以沙蒿、沙蓬、沙米、牛心卜子为主,优势种有沙旋复花、虫实、沙引草。植被覆盖度一般在20—45%之间;(2)干旱草原植被:干旱草原植被类型基本为东胜区原始植被类型。广泛分布于丘陵台地上,主要建群种植物有:克氏针矛、大针矛、以及草原的衍生类型有百里香、冷蒿。灌木中主要有中间锦鸡儿及拧条锦鸡儿。植被盖度在20—45%之间。(3):草甸草原植被及盐生植被:草甸草原植被及盐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地的低洼地上,植被盖度在20—50%之间。总体来讲,东胜区草原植被较为稀疏,沙梁地主要以油蒿、杂类草为主,丘陵沟壑和坡梁地以针茅、百里香等杂类草为主,牧草高度不足15厘米,亩产草量不足30公斤,植被盖度为30-40%。
(3)气候条件
东胜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5.2°C-5.5°C,大于等于10°C的有效积温为25803.5°C。年日照3100-3200小时,太阳辐射能量东胜地区多年平均为142.75千卡/平方厘米〃年,无霜期120天,降水保证率低,年度变化大.年平均降水量325-400mm,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蒸发量为2200 mm以上,全年风大沙多。
(4)水资源情况
东胜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性河流。境内地表水和
浅层地下水的动态受大气降水控制,常随大气降水的年季变化和年内变化而变化。干旱及干旱季节常常造成断流、库干、井枯等现象,而丰水年则井溢库满。
境内的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丘陵沟壑、坡梁台地的含水岩层主要为下白垩系的志丹群及三叠系红色路相层和侏罗系煤系地层,故含水层分布广而稳定。地下水以潜水形态存在,而潜水又以裂隙水、孔隙水为主,地下水位一般在10米左右,PH值在7—8.5之间,矿化度小于1克/升。
(5)资源状况
xx市幅源辽阔,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床35处,主要种类有天然气、煤、耐火粘土、芒硝、型砂、油页岩、黄铁矿、高岭土等,此外,畜产品、沙柳资源丰富。
xx市农牧业资源十分丰富,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市天然草原5.7万km,农作物播种面积484万亩,粮食产量102万吨,粮 经饲比例已调整到28∶16∶56,牧业年度牲畜头数达到1094万头只,种养规模和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3.1.3社会经济状况
东胜区是xx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土地总面积2530平方公里(380万亩),有耕地面积20万亩,草场面积250万亩,有林地面积16万亩。全区现有三个镇、九个街道办事处,下辖61个行政村,37个居民委员会。4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74户,总人口37543人。2005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30.2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