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但很快他就告病归,与反清势力保持联系。其诗作于明者收入《初学集》,入清以后的收入《有学集》;另有《投笔集》系晚年之作,多抒发反对清朝、恢复故国的心愿。乾隆时,他的诗文集遭到禁毁。
钱谦益是个思想和性格都比较复杂的人。他的身上,不乏晚明文人纵诞的习气,但又时时表现出维护传统道德的严肃面貌;他本以“清流”自居,却而为热衷于功名而屡次陷入政治漩涡,留下谄事阉党、降清失节的污名;他其实对忠君观念并不执着(《陆宣公墓道行》诗有云:“人生忠佞看到头,至竟延龄在何许?”),却又在降清后从事反清活动,力图在传统道德观上重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进退维谷、反复无常的尴尬状态,不仅给自己造成心理的苦涩,而且既为明朝遗民所斥责,又为清朝皇帝所憎厌。在他身上,反映了明清之际一些文士人生态度的矛盾。
清初诗坛上,还有一批坚持反清立场、始终不与清王朝合作的遗民诗人,他们从另一种视角记载了时代的变化,表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探求。其中以顾炎武、屈大均最有代表性。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入清后更名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他年少时与同乡归庄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曾在昆山、嘉定一带抗清,以后也为此奔走多年,并始终不仕于清朝。有《亭林诗文集》,另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论著。
屈大均(1630—1696)字翁止,一字介子,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曾参加抗清武装,失败后削发为僧,不久还俗,北上游历,与顾炎武等人交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而以屈最为杰出。有《翁山诗外、文外》、《道援堂集》等。
清代中期诗坛袁枚等人倡导的性灵说是以强调人的“情欲”为主要内容、以“生趣”为特征的。这不仅与晚明的性灵说一脉相承,也与以王阳明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李贽的童心说一致。性灵派把诗人看作是领悟宇宙万物与“神”相通的圣者、智者,他们轻视“六经”,重视创作的主观精神,此乃轻视知识的王学传统在文学领域中的折射。“性灵说”的出现是王学在清代诗坛的复苏。 十、近代诗歌
龚自珍:在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杰出思想家、文学家。 《己亥杂诗》125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梁启超:鲜明提出“诗界革命”黄遵宪在新诗创作上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但真正从理论上阐发文学的“改造社会”与“改造思”作用,论述歌谣与新诗的关系及新诗的发展方向等问题的却是梁启超。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关系》是中国文化界收经世至用思想转化为“文学救国论”的一场一篇重要文章,文学治国的思想的出台,透露出新时代的署光,文学的主体也由传统的世绅阶层转化为全体国民,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借文学来解决具体的政治问题。从此,中国文学便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
黄尊宪:成功的创作成为“诗界革命”的旗帜
黄尊宪《今别离》:《罢美国留学生感赋》、《流求歌》、《逐客篇》、《锡兰岛卧佛》、《今别离》、《登巴黎铁塔》、《番客篇》等都是其外交生涯的诗作。《今别离》是诗人在英国任参赞时的诗作,他以乐府诗的形式,歌咏了西方现代化的火车、轮船、电报、照相、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等新事物和新知识,而以爱情纬之,收扰全篇,可谓构思精妙。在类似的诗中,像“华盛顿”、“美利坚”、“埃菲尔铁塔”等外来词汇随处可见。
《今别离》:君在海之角,妾在海之角,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黄遵宪是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在诗人家乡,每当“瑶峒月夜,男女隔岭相唱和,兴来情往,余音袅娜,犹存歌仙之余风。地字千回百折,哀厉而长,俗称山歌,惠、潮客籍尤甚。”诗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幼耳濡目染着客家山歌,他在《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中这样描述儿时的情景:“牙牙初学语,教诵月光光。一读一背诵,清如新炙簧。”童年时期客家文化的浸染,成为日后诗人开创新诗的主要艺术滋养。黄遵宪非常喜欢客家山歌,他新自收录整理过大量的客家山歌。黄遵宪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过着外交官的生活,他曾出使日本、美国旧金山、英国、新加坡等国。20年的外交生涯,开阔了他的视野,也目睹了日本和西方列强的强大,他积极宣扬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主张“奉主权以开民智,分官权以保民生,及其成功,则君权民权,两得其平,取卢梭、孟德斯鸠之说,读之,行太平世必在民主也。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虎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 十、现当代诗歌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狼星》、诗集《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20年曾留学英国。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为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
“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冰心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