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5
(4)流控电流源(CCCS) 如图8-6所示:
图6-6
ua=-i2R2=-i1R1 iL=i1+i2=i1+
R1R2i1=(1+
R1R2)i1 =(1+
R1R2)iS
即输出电流iL只受输入电流iS的控制,与负载RL大小无关。电路模型如图8-2(d)所示
转移电流比 α=
iLiS?(1?R1R2)
α为无量纲,又称为电流放大系数。 此电路为浮地联接。
三、实验设备 序号 名 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 1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 可调直流恒流源 3 直流数字电压表 4 直流数字毫安表
四、实验内容
0~10V 0~200mA 1 1 1 1 本次实验中受控源全部采用直流电源激励,对于交流电源或其它电源激励,实验结果是一样的。
1.测量受控源VCVS的转移特性U2=f(U1)及负载特性U2=f(IL) 实验线路如图8-7。U1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RL为可调电阻箱。
图6-7
(1)固定RL=2KΩ,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1,使其在0~6V范围内取值,测量U1及相应的U2值,绘制U2=f(U1)曲线,并由其线性部分求出转移电压比μ。
U2(V) 实验计算值 μ 理论计算值
(2)保持U1=2V,令RL阻值从1KΩ增至∞,测量U2及IL,绘制U2=f(IL)曲线。 RL(KΩ) U2(V) IL(mA)
2.测量受控源VCCS的转移特性IL=f(U1)及负载特性IL=f(U2) 实验线路如图8-8
μ 测量值 U1(V)
图6-8
(1)固定RL=2KΩ,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1,使其在0~5V范围内取值。测量U1及相应的IL,绘制IL=f(U1)曲线,并由其线性部分求出转移电导gm。
测量值 U1(V) IL(mA) 实验计算值 gm(S) 理论计算值 gm(S)
(2)保持U1=2V,令RL从0增至5KΩ,测量相应的IL及U2,绘制IL=f(U2)曲线。
RL(KΩ) IL (mA) U2 (V) 3、测量受控源CCVS的转移特性U2=f(IS)及负载特性U2=f(IL) 实验线路如图8-9。IS为可调直流恒流源,RL为可调电阻箱。
图6-9
(1)固定RL=2KΩ,调节直流恒流源输出电流IS,使其在0~0.8mA范围内取
值,测量IS及相应的U2值,绘制U2=f(IS)曲线,并由其线性部分求出转移电阻rm。
测量值 IS(mA) U2(V) 实验计算值 rm(KΩ) 理论计算值 rm(KΩ) (2)保持IS=0.3mA,令RL从1KΩ增至∞,测量U2及IL值,绘制负载特性曲线U2=f(IL)。
RL(KΩ) U2(V) IL(mA)
4.测量受控源CCCS的转移特性IL=f(IS)及负载特性IL=f(U2) 实验线路如图9-10。
图6-10
(1)固定RL=2KΩ,调节直流恒流源输出电流IS,使其在0~0.8mA范围内取值,测量IS及相应的IL值,绘制IL=f(IS)曲线,并由其线性部分求出转移电流比α。
测量值 实验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IS(mA) IL(mA) α 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