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强化习题十六
一、单选题
1、一位历史学家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是( )。
A.丘吉尔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列宁 C.罗斯福和邓小平 D.杜鲁门和戈尔巴乔夫
2、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加勒比海地区的是( )。
A.海地 B.牙买加 C.多米尼加 D.马达加斯加
3、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技能。下列有关意外事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如发现有人触电,应尽快切断电源,伤者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其受伤情况 B.发生火灾后,首先利用身边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C.食物中毒后,正确的处理步骤是大量饮水、催吐、送医院急救
D.煤气中毒时,应及时对中毒者进行抢救,然后再关闭煤气,打开门窗 4、在超市里常常看到牛奶装在方形的容器中出售,而碳酸饮料则常装在圆柱形的容器中出售。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视觉上圆形比方形更柔和舒缓,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 B.圆柱形易拉罐下底可做成半球形凹槽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C.牛奶通常需要存放在冷藏柜中,立方体容器更节约空间 D.碳酸饮料通常直接用包装罐饮用,圆柱体拿在手里更舒服 5、下列名医中,与“刮骨疗伤”这一故事有关的是( )。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扁鹊 6、我国古代有五行之说,五行指的是( )。
A.青、黄、赤、白、黑 B.仁、义、礼、智、信 C.金、木、水、火、土 D.宫、商、角、微、羽 7、中国最出名的纸是产自( )。 A.端州 B.徽州 C.苏州 D.宣州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是( )。 A.鸣凤 B.涓生 C.林祥嫂 D.孔乙己 9、中国吝音鬼形象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A.和砷 B.严监生 C.时迁 D.阿Q
10、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二、材料分析题
1、陈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各自探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陈老师讲解。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觉得不但收获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
当然,陈老师也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有的同学老是找不到学习方法,也不愿意发言,习惯当听众,王春就是这样的孩子。陈老师有一次点名让王春发言,王春站起来紧张得面红耳赤,陈老师示意王春坐下。课后,陈老师把王春叫到办公室说:“你既然不愿意在班上公开讲,那我们就私下聊吧。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就补上你的课堂发言吧。”在陈老师的多次鼓励下,王春慢慢克服了胆怯,也敢上台发言了。
作为班主任,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他给学生推荐了很多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包括科技史、通俗哲学读物、成功者的励志故事……他还经常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视野明显开阔了,知识面也明显拓宽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
教师看到这一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十分踊跃。
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3、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得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业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
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达五十多本了。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4、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二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沉闷,两个班作业的完成情况有一些差距。她反复回顾教学细节,感觉二班学生似乎内向一些,还有几个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老师主动去找同事交流。语文老师说:“二班学生是内向一些,不过整体不错,勤奋的学生不少。如果引导得当,教学效果应该不会比一班差。”数学老师也认可语文老师的说法。
刘老师又去了解二班学生的想法。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意见:“老师,您有时在课堂上说一班学生反应比我们快,让我们很受打击。”“您上课时总是板着脸,很多同学都很怕您。”“小军有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基础不好,并不是故意跟您对着干”……
根据同事和学生的意见,刘老师调整了教育教学策略,她主动参加了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在学校举办的元旦晚会上,她还和二班的学生演唱了英文歌曲。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她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组织了“英语俱乐部”。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5、大学毕业后,曲老师到一所农村中学当历史老师,至今已有八年了。在此期间,有的同事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有的则步入了职业倦怠期,有几所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想引进他,但他总是拒绝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明白农村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曲老师经常翻阅各种期刊,以及时了解历史学科的新信息,他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为了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曲老师不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 曲老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教师仅靠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他坚持每天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阅读,多年来从未间断过。他的阅读范围很广,除了研读历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外他还广泛学习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曲老师的行为。 三、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演员在一次表演课上,对即将成为职业演员的学员们说:“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爬上来。”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网络访谈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某领导谈到,快递业务的便捷,形成了邮政的一种新业务:为高校学生服务,可把积攒的脏衣服寄洗,再通过快递寄回。这一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加勒比海是大西洋西部、南北美洲之间的一个海,它的北部和东部的边缘是一连串从墨西哥湾一直延伸到委内瑞拉的岛屿(西印度群岛),包括北部的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波多黎各和东部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其南部是南美洲北部的几个国家,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其西部是中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国家,包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伯利兹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马达加斯加,非洲岛国,位于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煤气中毒时,应立即关闭煤气,打开门窗,并及时抢救中毒者。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如果是视觉上的原因,那牛奶自然也可以使用圆柱形容器以吸引顾客,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做,可见A项不合理。碳酸饮料里压人了气体二氧化碳,只有圆柱形的瓶子才不怕被撑得变形,半球形凹槽的底部设计也是为了承受更大的压力,故B项正确。牛奶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方形容器装牛奶可以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故C项正确。人们大多是直接拿着容器喝碳酸饮料,圆柱形容器更舒服,故D项正确。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刮骨疗伤”出自《三国演义》,讲述了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之后,再次进攻樊城时,被一支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来为他用刀刮骨去毒,在场的人都被吓得捂着眼睛不敢看,而关羽仍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的故事。张仲景被世人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与他相关的典故有“祛寒娇耳汤”等。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与他相关的故事有 “死人诊活”“活人诊死”等。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与他相关的故事有“扁鹊换心”“起死回生”等。故本题选C。 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洪范》,书中曰:“五行,一日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曰土。” 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我国最出名的纸是宣纸,因产于宣州而得名。 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鸣凤出自巴金的《家》。涓生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悲剧主人公,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 9、【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中国吝音鬼形象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 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C项出自辛弃疾的《和赵直中提干韵》。 二、材料分析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陈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提倡的。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这体现了陈老师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材料中,针对王春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敢在众人面前回答问题的特点,陈老师私下和他进行交流,给予他鼓励,最终使他克服了胆怯。这体现了陈老师懂得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陈老师让学生围绕问题各自探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是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肯定。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材料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之后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人手,激发学生想象力,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