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归纳、推理、类比解题思想的应用
一、选择题
1. (2016,重庆)蚕丝含有蛋白质,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下列物质燃烧时也会 产生该气味的是(A )
A. 猪皮B.牛汕C.青椒D.馒头
2. (2016,百色)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D ) A. 离了是带电的原了或原了团,所以带电的粒了就是离了
B. 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C. 屮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屮和反应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索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 物 3. (2016,衡阳)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D )
A.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索,所以含有碳元索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容易被锈蚀 C. 酸溶液显酸性,所以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 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所以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4. (2016,贵港)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 碱性溶液能使酚SU式液变红色,所以能使酚tft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 —定人于7 C.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氨是2个)电子,所以微粒—丿一定是稀有气 体元素的原子
5.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A. 酸和碱d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丁叫|和反应,故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 B. 酸的溶液pH<7,故plK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牛成白色固体,故铜片在空气中灼烧也生?成白色固体 D. 碳可用于炼铁,故碳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
6.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B )
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碱性溶液能使酚瞰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瞰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定大于7
C.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屮金属元索显正价,则 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了最外层电了数为8(氨除外),因此微粒⑨:一定是稀有气体 元素的原子
7?(2016,巴屮)“归纳” “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课的是(C) A. 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吋燃烧才能发生
B.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 反应才能发主
C?原了是由质子、中了、电了三种微粒构成的
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8. (2016,泰安)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组是(C)
A.除杂的方法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粉 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制取气体——先检杏装置的气密性 厨房天然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换气扇 酒精灯熄灭——用 B.化学物质屮的“三” 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三种黑色氧化物——氧化铜、一氧化猛、四 氧化三铁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 胶 D.日常物质的区别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灣油和食醋——闻气味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灯帽盖灭 9. 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B ) A. 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 B. 纯碱和烧碱,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
C. 金刚石和石墨,纽成元素相同,原了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D. —?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索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10.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A. 牛铁比纯铁硕,故黄铜比纯铜侦 B. 烧碱属于碱,故纯碱也属于碱 C. 金刚石很独,故石墨也很唤
D. 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11. (2015,广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D) A. 浓盐酸具冇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冇挥发性 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C.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点燃氢气前需耍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耍检验纯度 二、填空题
12.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请你填写空格: (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其中酸和盐属于 并列 关系。
A.包含关系 B.并列关系 C.交叉关系
(2)转化关系:下图衣示儿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铁化合物Mo从①一③表 示
的化学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化学方程式:Mg+H2S04=MgS0°+H2 f o
13. (2016,威海)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 “演绎”“归 纳” “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冇白雾出现”,运用的是 观察 法;
“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运用的是推理法。
(2) “陆⑴、?CO:,、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 归纳 法;
“Bag属于碳酸盐,因此Bag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 演绎 —法。 14. 也、CO?、CO、CHJL|种物质中,某种物质在某一点(或某儿点)上具有与其他三种物 质不同Z处(其他三种物质在这一点上则有相同或相似Z处),请按要求及示例填写下表。 物质 例:H2 C02 该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Z处 比组成上不含碳元素,其他三种物质均含有碳元索 C02在通常状况下的密度比空气人,其他三种物质密度均小于空气 氏是单质,其他三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co有毒,其他三种物质均无毒 CHi为冇机物,其他三种物质均为无机物 H2 co CH., 15. (2016,泰安)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 通过实验対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 生化学反
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己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03=CaC031 +2NaCl)
(1) 甲同学将酚SU式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屮,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
溶 液呈 碱性(填“酸性” “碱性”或“中性”)。
(2) 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屮,观察到的现彖是 溶液红色褪公 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氯化钙、氯化氢(或CaCL、HC1)_ (酸碱指示剂除外)o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屮,充分反应后,与乙同沪所得溶液混合,静置 示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屮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氯化 钠(或NaCD (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冇的溶质是 氣化钙(或CaCL)一 ;为验证可能含 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稈及现象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屮,滴入碳酸钠溶液,产牛:白色 沉淀说明有CaC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