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如图所示,竖直圆形轨道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3m小球A静止在木板B上圆形轨道的左侧.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小球并停留在其中,小球向右运动进入圆形轨道后,会在圆形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圆形轨道半径为R,木板B和圆形轨道总质量为12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小球与圆形轨道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求:
(1)子弹射入小球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2)当小球运动到圆形轨道的最低点时,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
(3)为保证小球不脱离圆形轨道,且木板不会在竖直方向上跳起,求子弹速度的范围.
232mv0 (3)v0?42gR 或45gR?v0?82gR 【答案】(1)mv0 (2) 16mg?84R【解析】
本题考察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与曲线运动相结合的问题. (1)子弹射入小球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3m)v1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代入数值解得:Q?121mv0??4mv12 2232mv0 8(2)当小球运动到圆形轨道的最低点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m?3m)v12得F1?(m?3m)g?
R以木板为对象受力分析得F2?12mg?F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木板对水平的压力大小为F2
2mv0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F2?16mg?
4R(3)小球不脱离圆形轨有两种可能性:
①若小球滑行的高度不超过圆形轨道半径R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m?3m?v12??m?3m?gR 2解得:v0?42gR ②若小球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2(m?3m)v2小球能通过最高点有:(m?3m)g?
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12(m?3m)v12?2(m?3m)gR?(m?3m)v2 22代入数值解得:v0?45gR 要使木板不会在竖直方向上跳起,木板对球的压力:F3?12mg
2(m?3m)v3在最高点有:F3?(m?3m)g?
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v0?82gR 112(m?3m)v12?2(m?3m)gR?(m?3m)v3 22综上所述为保证小球不脱离圆形轨道,且木板不会在竖直方向上跳起,子弹速度的范围是
v0?42gR或45gR?v0?82gR
2.如图所示,水平长直轨道AB与半径为R=0.8m的光滑与半径为r=0.4m的光滑
1竖直圆轨道BC相切于B,BC41竖直圆轨道CD相切于C,质量m=1kg的小球静止在A点,现用4F=18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小球,在到达AB中点时撤去拉力,小球恰能通过D点.已知小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 (1)小球在D点的速度vD大小; (2)小球在B点对圆轨道的压力NB大小; (3)A、B两点间的距离x.
【答案】(1)vD?2m/s (2)45N (3)2m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球恰好过最高点D,有:
2vDmg?m
r解得:vD?2m/s (2)从B到D,由动能定理:
?mg(R?r)?1212mvD?mvB 22设小球在B点受到轨道支持力为N,由牛顿定律有:
2vBN?mg?m
RNB=N
联解③④⑤得:N=45N (3)小球从A到B,由动能定理:
Fx12??mgx?mvB 22解得:x?2m
故本题答案是:(1)vD?2m/s (2)45N (3)2m 【点睛】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速度,在利用动能定理求出加速阶段的位移,
3.水平面上有一竖直放置长H=1.3m的杆PO,一长L=0.9m的轻细绳两端系在杆上P、Q两点,PQ间距离为d=0.3m,一质量为m=1.0kg的小环套在绳上。杆静止时,小环靠在杆上,细绳方向竖直;当杆绕竖直轴以角速度ω旋转时,如图所示,小环与Q点等高,细绳恰好被绷断。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一切摩擦。求:
(1)杆静止时细绳受到的拉力大小T; (2)细绳断裂时杆旋转的角速度大小ω; (3)小环着地点与O点的距离D。
【答案】(1)5N (2)53rad/s (3)1.6m 【解析】 【详解】
(1)杆静止时环受力平衡,有2T=mg 得:T=5N
(2)绳断裂前瞬间,环与Q点间距离为r,有r2+d2=(L-r)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