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学反思试谈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6:06: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反思试谈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作者:周海华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2016年第01期

摘 要:数学文化进入高中数学课堂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在于隐性与显性两种方式的结合. 隐性的数学文化借助于数学史或数学故事来呈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隐性的数学文化呈现,可以让学生带着数学文化的视角,借助于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 两种方式的并行,可以让数学文化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因素.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渗透

数学文化已经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界的一个热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教学的一种时尚,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应试压力的顽强存在,故带有数学文化的课堂常常成为应试氛围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教学思路来看,数学文化的渗透常常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前者在课堂上引入诸多数学文化事例或者故事,从而让学生能够沐浴在一种文化氛围当中,而后者常常将数学文化发展的历史主线隐性地作为课堂上学生思维的主要思路,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隐性影响中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 而从教学实际来看,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文化因素呈现并不令人乐观,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过于重视显性的所谓文化存在,而忽视了隐性的数学文化的精髓. 因此,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此笔者也进行了不懈的研究. [?] 数学文化的显性依附

根据一般认识,中学数学课堂上的文化都是依附于数学史或者数学故事而存在的,因此数学史与数学故事常常是数学文化的显性依附,在课堂上提供这一类素材,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以“数列”(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的教学为例,笔者搜集了相关的素材,并结合教材所给出的史料,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创设数学文化的情境:向学生介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形数理论”. 此情境创设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一方面,用小石子来表示数是一种“轻而易举”的事情;另一方面,该学派这种表示数的方法当中又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有学生在学习中会质疑:用石子表示数是小孩子都会的事情,需要跟我们这种高级知识分子炫耀吗?在笔者看来,学生戏语背后恰恰是笔者所需要的认知冲突. 而这种起点较低但目标较高的数学教学模式,也常常受到学生的喜欢,其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够在数学学习之初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这对于关注学生全体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高中数学而言,通常都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教学的起点.

教学反思试谈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nhg171aea37lyd0yjbf83hrt8bf8q008r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