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测试题
一、我会选
1.溶液一定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
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7.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 g,需要20%的NaOH溶液( )
A.95 g B.10 g C.50 g D.100 g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0.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 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2.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6.5% B.30% C.25% D.
1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浑浊,下列可能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14.将m 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我能填
15.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 38°“稻花香”白酒 硫酸溶液 家用醋酸 溶质化学式 16.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其含义是 。
17.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
18.右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 g,溶液的密度约
3
为 g/cm。
19.如下图所示,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硫
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将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铁粉表面有色物质析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若溶液体积忽略不计,则塑料小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三、我能分析
20.小明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3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为 。
(2)由右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
;
。
21.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
① ,
你的预
测 ;
因素
② ,
你的预
测 。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从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以来,过氧乙酸作为高效消毒剂被广泛使用。过氧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它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一般商品过氧乙酸是40%的醋酸溶液,使用前通常先用蒸馏水等将其稀释,消毒时可用喷雾法消毒,也可将其配制成0.2%的水溶液洗手消毒。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若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在半小时内就可完全分解。
(1)在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的醋酸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分别指出过氧乙酸的一点物理性质和一点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3)100 g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0.2%的洗手液中含过氧乙酸 g。
(4)不慎让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做怎样的处理? (5)根据过氧乙酸的性质,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的房间,人若要进去,应注意什么? 四、我会实验
23.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
①称量、量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干燥;④计算;⑤溶解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
是 (用以上序号填空)。现实验室中有10 mL、50 mL、100 mL等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 mL的量筒。
(2)乙同学用10 g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以上序号填空)
五、我会计算
24.钠元素在人体内可起到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正常兴奋和细胞的通透性等作用。若缺乏,将导致肌肉痉挛、头痛等;若过量,将导致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假设钠元素全部来源于食盐(NaCl)。
(1)成人每天正常摄入食盐的质量约为5 g,试计算每天摄入的钠元素的质量。 (2)某病人因为食盐的摄入量不够,需静脉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NaCl的质量分数为0.9%,密度约为1 g/mL)来补充食盐。医生给他确定每天应补充NaCl约2.7 g,问每天需输入生理盐水多少毫升?
(3)某卫生部门对市面上一批生理盐水进行质量分析,取这种生理盐水250 mL,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最终得到14.35 g沉淀,试通过计算判断这批生理盐水是否符合医用标准。(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
(注意:1.假设生理盐水除NaCl外不含与AgNO3溶液反应的其他物质;2.生理盐水的体积近似等于其中溶剂的体积;3.水的密度设为1 g/mL;4.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单元综合检测A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理盐水 B.医用酒精 C.“84”消毒液 D.过氧乙酸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碘酒 C.蒸馏水 D.豆浆
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加入水中 B.食盐加入植物油中 C.铁粉加入盐酸中 D.植物油加入汽油中
4.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 )
A.石灰 B.石灰石 C.氧化钙 D.氢氧化钙 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 B.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6.欲将某温度下的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热 B.降温 C.加硝酸钾固体 D.加该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7.下列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 1×101 kPa、20 ℃ B. 2×101 kPa、10 ℃ C. 2×101 kPa、20 ℃ D. 1×101 kPa、10 ℃
8.把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 ℃时,不发生改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溶解度
9.在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把 10 g氯化钠的固体放入50 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散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16.7% C.20% D.25% 二、填空题
11.水中加入几滴花生油,充分振荡后,得到的是 液,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得到的是 液。
12.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加热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在t3 ℃时溶解度为 。 (2)P点表示 。
(3)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要从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A物质,可用的方法
是 ,要从 B物质 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可用的方法是 。
(5)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和C物质,可用 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
三、实验题
14.下列A~F的8种仪器中:
(1)各仪器的名称是:A B C D E F G H ;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要用到的仪器是 (写序号)。
15.将等质量的NaCl、KNO3、NH4NO3、NaOH等4种固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等质量的水,盖好橡胶塞,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如右图所示。则试管中加入的固体是 ,理由是 。
四、计算题
16.为了预防“非典”,人们用过氧乙酸(CH3COOH)对家庭居室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过氧乙酸具有强的腐蚀性和氧化性,使用时一定要稀释。一般家庭用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2%~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现要配制1 L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密度约为
3
l g/cm),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克?
17.将 100 g稀盐酸与足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氢气0.4 g,求: (1)消耗铁粉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单元综合检测B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因素中,与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无关的是( ) A.温度 B.溶质的性质 C.压强 D.水的质量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时,溶液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B.升高温度时,饱和的石灰水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使稀的碳酸溶液变成较浓的碳酸溶液
3.某温度下,a g硝酸钾放入到b g水中,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m)是( ) A.m=(a+b)g B.m>(a+b)g C.m<(a+b)g D.A与C可能,B不可能 4.把 1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慢慢注入 4 mL水中配成稀硫酸,若浓硫
3
酸的密度为1.84 g/cm,则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36.l% B.31.l% C.30.9% D.19.6%
5.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中,倒出其体积的3/4后,再加水至原来的体积,然后在倒出其体积的2/3,最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3% B.4% C.5% D.6% 6.现有 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9.5 g硝酸钾 B.加入8 g硝酸钾 C.蒸发46 g水 D.蒸发42 g水 7.向 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10 g氯化钠固体,再加 10 g水,此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为15%,则原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
A.250 g B.200 g C.140 g D.102 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