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 高速平面研磨机机械结构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7:57: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江学院 2013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表3.3 几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线膨胀系数

材料 金刚石 碳化硼 碳化硅 刚玉 陶瓷 硬质合金 导热系数/W·m-1·K-1 146.5 16.7 8.4 30.1 3.8 79.5 比热容/J·kg-1·K-1 502.4 251.2 954.6 1172.3 837.4 167.5 线膨胀系数/K-1 (0.9 ~ 1.18)×10-6 7.8×10-6 (5 ~ 7)×10-6 金刚石的主要化学成分试碳,含有少量的杂质,天然金刚石主要杂质元素为氮、铝、硅、钙、镁等,金刚石不溶于酸和碱,但能溶于硝酸钾、硝酸钠及碳化钠等盐类的熔融体。

17

三江学院 2013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结束语

平面高速研磨机是机、电一体化的智能高科技机床,采用具有较高稳定性和较宽调速范围的变频器对主轴进行转速的控制,实现了无级调速,对压力头采用气动系统控制,整个系统采用了先进的PLC进行控制,从而使平面高速研磨机的研磨加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使高速平面研磨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绿色无污染等特点。由于平面高速研磨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从而使平面高速研磨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接到毕业设计题目的时候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只能盲目地去网上搜索资料,结果一个周过去了仍然没有一点收获。当时真是焦头烂额,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去求助沈仙法老师,在他的一番讲解之后,稍微有点头绪了。怀揣着那仅有的一点头绪我又开始研究我的论文,几天下来,经过我的一番折腾,终于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终于写出了一篇合格的开题报告,虽然花掉的时间比预期的多了点,但还是很欣慰,毕竟是自己努力的成果。我想只要开了头,后面的工作也就不是很难了吧。一步一步按照老师的知道慢慢的完成、修改,直到没有错误、瑕疵。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对平面高速研磨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其结构

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加深了对大学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毕业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有效方法。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理论上正确无误的设计,在实际中往往存在各种问题。这样,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所设计的机构是否合理在实际运用中能否正常工作。毕业设计使我学会了从实际出发设计产品,而不仅仅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

18

三江学院 2013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沈仙法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是你悉心的指导、关心和鼓励下,才使得我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感谢你们让我懂得了探索的奥秘在于永远保持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脚踏实地勤勉的务实作风,这是获得胜利的无敌通关密码。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19

三江学院 2013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杨建东,田春林等. 高速研磨技术.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10 [2]张建民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7 [3] 邓星钟. 机电传动控制. 武昌: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7

[4] 杨黎明,王智相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手册.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7.1 [5] 李福生. 数控机床技术设计手册.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6.1 [6] 王忠茂. 常用调速设备技术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1 [7] 毛谦德,李振清等. 机械设计是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9 [8] 金令诚. 研磨.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8

[9] 杨建东等. 超精密加工技术. 长春光机学院学报. 1998 Vol.21 101~1.3 [10] 袁哲俊等.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10 [11] 杨建东. 不等磨料密度固结磨料磨具研磨. 机械制造与机床. 1998.11 [12] 李伯民等. 是用磨削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10 [13] 庞滔等. 超精密加工技术.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8

[14] 孙家枢. 金属的磨损.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10

[15] N.J Brown.Some Speculation on the Mechanisms of Abrasive Grinding

anPolishing,precision Engineering .1987.Vol1.9,No.3

[16] Y.Mori. Mechanism of Atomic Removal in Emission Machining,Precision

Engineering.1998.Vol.10,No.1

20

三江学院 2013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

A1图纸2张 A2图纸1张

2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 高速平面研磨机机械结构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nivu0l9bt0vngk59emp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