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制作。 类别(食品)
主题(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 资料来源(网络) 资料题目(酵母菌的作用)
内容:酵母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酶,它们可以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还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在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使果汁或粮食发酵,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造成许多小孔,使面包膨大和松软。
单元练习
1、填空题。
(1)厚、薄(2)细毛、足、复(3)晶体(4)触角 2、判断题。
(1)×在没有显微镜以前,人们还依靠放大镜来观察世界。(2)√(3)×自然界中有规则形状的固体才是晶体(4)√(5)√(6)√ 3、选择题。
(1)C(2)C(3)A(4)C(5)B(6)B(7)C(8)A 4、排序。
2、4、3、5、1、6、7
物质的变化单元
一、我们身边的物质
1、判断题。
(1)×(2)√(3)×(4)√(5)√(6)√ 2、简答题。
(1)自然界中的岩石,在长期的自然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大小、形状、成份等都会发生变化。
(2)相同点:形状都会发生变化
不同点:火柴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燃烧后火柴变成了灰烬,有新的物质产生;
木条折断后,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其他新的物质产生。
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活动记录。
2、选择题。
(1)A(2)A(3)C(4)A(5)B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活动记录。(略) 2、判断题。
(1)√(2)√(3)×米饭本身的味道不是甜的(4)×不一定(5)×不会变成蓝紫色
四、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活动记录
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状固体
白醋的特点:无色透明,液体,闻起来有点酸味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小苏打少了,白醋的酸味淡了等。 2、课堂练习 选择题。
(1)C(2)A、C(3)B(4)C(5)B(6)A
五、铁生锈了
活动记录 1、
2、
实验结论:铁生锈和空气、水分有关
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活动记录
铁钉表面有红褐色物质附着,蓝色溶液的颜色会变浅,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 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C(2)B、C(3)B 2、连线题。
物理变化 在米饭上滴碘酒 产生颜色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产生气体 蜡烛燃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