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 1996 年年尾,整个京城都笼罩在晶莹剔透的白雪中。 那时,我任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部众同仁喜于年关瑞
雪,纷纷提议办一个京都作家、评论家春节联欢会,既有众
人呼吁,我自更加乐得。 时间定在农历腊月 26 日晚上。夜幕降临,凛冽的北风卷 着晶莹的雪尘,打在人脸上竟带着一股快意的刺痛。虽如此, 我们邀请的 60 多位京都著名作家、评论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
还是兴致勃勃地齐聚位于新长安大戏院的德国啤酒屋中,内 中就有当时已年届 77 岁的汪曾祺先生。我们之所以选择了德 国啤酒屋,一是多数人慕名于德国啤酒和那里简便自如的自 助餐,二是环境优雅,起坐自如,便于文人们群酌群聊。可 汪老嗜茶、嗜烟、嗜酒名声在外,只饮啤酒不供白酒就怕他 不能尽兴。于是,我嘱咐我的同事、青年作家龙冬、央珍夫 妇和汪老的得意弟子、女作家曾明了陪他在一旁饮些白酒, 但一,不要多,二,一定要好,可要些茅台。未久,我持杯 敬酒,见他两腮绯红,调侃谐谑笑语不断,以为是白酒的奇 效,三位年轻人告诉我,怕他酒多伤身,根本没要白酒。我 刚要夸他们几句,刘震云举着杯子过来说:“二楼有舞厅, 我们别在这儿干喝了,能不能跳跳舞去?”
主人宴客就为客人尽兴,何况是大过年的,我说:“当 然可以,只要诸位有兴致。”于是,呼啦啦一帮人马杀入了 二楼舞厅。
舞厅里,灯光妙曼,庞大的乐队演奏着一曲又一曲伦巴、 探戈、华尔兹??文人多风雅,只要乐曲响起,就蜂拥入舞 池。原以为汪老年迈,只有喝酒的兴致,没想到当我遍寻他 的身影时,发现他曲曲不落,在舞池中竟是舞姿翩翩。人们 兴致越高,舞曲节奏越快,子夜时分,乐队竟奏起节奏快速、 气氛热烈的迪斯科舞曲。我已大汗淋漓,看看灯光闪烁变幻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