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八次半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5:06: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八次半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的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 A. 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 B. “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 C. 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 D. 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包括诸侯在内的各级领主在其领地内都是君主,在领地内的权威超过上一级君主,以此推论,周天子的权威不可能超过各级领主的领地,所以谈不上天子有效地管理地方,排除A;“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事随着西周分封制度建立起来,就是本题引用的材料所体现出来的背景下形成的,与本题所述的各级君主权威不是同一个层面的历史现象,不存在因此而“淡化”的问题,排除B;地方权力过大逐渐销蚀周天子的权威与本题所述情景相观,并且实际发生了,故选C;D涉及的是诸侯和周天子之间的关系,与本题材料所述历史现象无关,排除D。

2.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 都是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B. 都是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 都不同程度地为后世所借鉴 D. 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对相权进行程序分工,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皇权,分权是为集权,同时权力制约和平衡是民主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代缺乏相应理论和制度,故AD错误。洛克的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立学说旨在限制国家权力的某一端恶性膨胀,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故B错误。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执行和司法学说以及洛克的行政司法分立分别对中西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同程度地为后世所借鉴,故C正确。

- 1 -

3.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D.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政治中心在现陕西境内;唐代经济重心正由北往南转移,政治中心在现西安;宋代明清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而政治中心向东转移到了现北京。由此可见,题干重漕运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有关,也与政治中心东移有关,故选C;A只体现经济重心转移,没有体现政治中心的转移,排除;关中自然条件恶化是导致政治中心转移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在元朝时最大的,之后明清时期不如元朝,排除D。

4.下表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的授田法,据表可知

A. 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B. 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 C. 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D.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制度从根本上是对地主土地私有制的保护,排除A。从材料给出的表格来看,从曹魏到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越发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历朝历代开始对农业管理规定了相应的制度,且不同时代有着自身的制度,体现了制度化的特点,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小,排除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在此时依旧是主要形式而被保护,排除D。

5.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

- 2 -

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A. 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 B. 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 C. 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 D. 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荀子共同强调了社会个体应该重建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促进自身道德的觉悟和完善,这样才能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而不是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排除B。C项中“只有”的说法过于绝对,道德自律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方式之一,排除。材料并非只是针对诸侯国君而言,而是针对社会各成员提出的要求,排除D。

6.1899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 A. 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 B. 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C. 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的赞同支持 D. 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的优势地位,故A错误。材料中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强调维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缓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矛盾,同时保留清政府,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故B正确; 列强在华存在利益的冲突,C项夸大美国门户开放的影响,排除;材料强调维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没有体现出美国在华势力范围的变化,故D错误。

7.1937年11月,毛泽东在延安作报告指出:中国政局有三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即“结束片面抗战,代以全面抗战”、“结束抗战,代以投降”和“抗战和投降并存于中国”。这一分析促使中共 A. 警惕国民政府放弃抗日 B. 在陕北开展大生产运动 C. 对日军展开战略性反攻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3 -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结束片面抗战,代以全面抗战”、“结束抗战,代以投降”和“抗战和投降并存于中国”可以看出,即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实现,但毛泽东仍然担心国民党会放弃抗日,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大生产运动,排除B;材料中体现出毛泽东对国民党抗日的担心,与战略反攻无关,且此时是战略防御阶段,排除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7年9月已经建立,排除D。

8.下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1950-199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1952年经济增长率迅速提升 B. 周恩来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推动1975年经济的恢复 C. 国民经济比例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 D.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92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时间不符,排除A;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推动1975年经济的恢复,排除B;由于国内外、主客观因素导致出现了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1960年中央制定了“八字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选C;1992年才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 9.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无族、无法、无家之人,这种人是卑贱的,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好战之人,这种人就仿佛棋盘中的孤子。这反映 A. 人的自由受城邦生活的制约 B. 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正义 C. 在城邦居住者皆为城邦公民 D. 希腊城邦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答案】A

- 4 -

2019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八次半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nx1x1gsud5nd0e7n2yj9vfqx3d4pq0161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