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学论整理好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4:39: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作用的不同观点 学生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

从主客体的角度,可以把其归结为单一主体说;主导主体说;双主体说;否定主体说;过程主体论等 2、观点不同的原因

(1)各种观点之间的分歧在于理论基础不同:主导主体说(教学认识论);双主体说(哲学认识论);单主体说(不彻底的认识论)

(2)对教师和学生所从事活动的性质的理解不同

主导主体说认为:教师所从事的活动主要是一种实践活动,即教学生进行认识的实践活动;学生所从事的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即在教师引导下认识世界的认识过程。

双主体说坚持教学是认识活动,以“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一定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掩盖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从事活动性质的差异。

单主体论以教授活动淹没学习过程,或以学习活动代替教授活动,从而使教学活动退变为教授活动或学习活动。不反映活动性质方面的差异。

(3)在理解教师和学生所出活动层次上的差异 教学活动是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统一过程,但两者居于不同的地位,教授活动起领导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活动,而学习活动则是由它所规定、所制约和所左右。

主导主体说,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第一层次,教师的教授活动处于第二层次。 2、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1)可教性是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身心基础

人有受教育的可能性,可教性是人的根本特征之一,教学是施教的基本途径。可以说参与或被纳入教学过程体系中的学生,首先是作为教育的对象而存在和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地位或身分首先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首要角色。

(2)能动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影响是积极主动的。教师实施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并以自己的经验、兴趣为基础获取知识,并进行内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 3、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1)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

教师最根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社会的代表,按照社会的要求和反映社会需要的教育目标来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2)教师的素养使之有可能在教学中发挥导向和组织作用:教师受过专门训练;对儿童发展和教学原理有一定的认识,绝大多数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如果说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干什么”,那么教师的素养就表示教师在教学中“能干什么”。

(3)教师导向组织作用的具体表现:教师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原理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反映社会要求的种种教学目标,把学生的学习有效地纳入一定的方向和轨道;直接或间接为学生提供“支架”,使学生向教学目标迈进。

(二)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关系

1、教学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学关系首先是以知识授受为中介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教与学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体系,但统一发生或进行于教学活动中,构成教学的动态过程。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反之亦然。教学相长。

2、教学关系的本质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1)教为主导、学要主动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 (2)“教为主导”的着眼点是“学要主动”:教师的教要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就必须使学生的学主动起来,否则,教师的教并未起到主导作用。

(3)教为主导,学要主动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认识 二、教师

(一)历史沿革(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 神农始作耒,教民耕种;后稷氏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9

古代社会:西周 政教合一,官师一体,专职的教育官师; 战国(韩非子)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齐国(稷下学宫) 荀子天、地、君、亲、师 《吕氏春秋? 劝学》“??听从师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于朝,君子不与交友。“

魏晋至唐初,师道不传;“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 元代: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之说; 清代(蒲松龄《醒世姻缘传》):夜晚寻思千条路,惟有开垦几亩砚田,以笔为犁,以舌为耒,自耕自凿的过度,雨少不怕旱乾,雨多不怕水溢,不但饱了八口之家,自己还要心广体胖??这便是秀才治生之本。

郑板桥《教馆诗》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古代教师多以“学识”与“人格”为本,所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现代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社会权利;从业要求——参看《教师法》) (二)基本内涵(1、教师的概念)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1)身份特征:专业人员(2)职业特征:教育教学(3)工作目的:教书育人 (二)基本内涵(2、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教师角色:教育社会学的有关研究

杰克逊(Jackson,P.W.) 《教室中的生活》 交通警察;法官;供需长;计时员

“设想一下教师行动的神速,他一会儿走到这儿,一会儿走到那儿,他要象一个守门员那样来回跑动,他还要谈话,处理课堂对话,当一个学生在讨论中想发言,教师一般要意识到学生的愿望,并引导他评论。” (2)教师角色: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教学与行政的角色 自我表现的角色

教学人员 帮助人的人 社会榜样 学习者与学者 课堂管理员 父母形象

办事员 寻求权力者 青年团体工作者 寻求安全者 心理定向的角色 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社会心理学家 催化剂 临床医师

(3)现代教师的八大角色(P131):知识的传授者;学习者;学生的引导者 ;课程的研制;教学的组织者;团体的领导者;教育的研究者;文化的创造者 3、教师的素质要求

(1)教师的道德要求:教师常作为社会榜样或者说社会代言人来出现的,人们把他们视为社会优良品德的化身,要求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也是人类善的本性。

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正身,如正人何

车尔尼雪夫斯基: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卢梭: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乌申斯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2)教师的知识要求 (3)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

马卡连柯感到,如果一个教师缺乏教学艺术的应有修养,不能随机应变地应用多种教育技巧,他就不可能成为教师。

10

韦伯:教育家者,亦即艺术家也。质而言之,即教育上之艺术家也。故于语言,于行动,不可不具有艺术家的能力。以前者言之,则必长于辞辩,巧于衍述。以后者言之,则必精于图画。

4、新世纪教师的素养结构:新的教育理念;多层复合的知识机构;新的职业工作能力(交往、科研、管理);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 如何理解教育智慧

案例一:杜鲁门当选总统以后,有记者到其家乡采访杜鲁门的母亲。记者首先称赞道:“由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自豪。”“是这样。”杜鲁门母亲赞同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是做什么的呢 ”记者问。“他正在地里挖土豆。”在杜鲁门的母亲看来,认真地做事,快乐地生活,不论成就的高低,都值得自己骄傲。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很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她的教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教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个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碰丢了。 案例二:日本教授高桥敷在他的名著《丑陋的日本人》中,讲述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 法国人拉纳的儿子十分淘气,他用石头砸我家窗户玻璃,拉纳夫妇并没有因此来道歉,而是小拉纳自己抱着一块玻璃,低着头来到我家。“爸爸妈妈说,你自己干了坏事,自己去接受别人的训斥吧!” 面对这个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可怜模样,我们摸摸他的头,真是不忍心训斥他,结果还给他一些小点心带回家去。事后,拉纳先生对我们十分不满。对此,高桥敷很不理解。拉纳先生说:“您这样对待孩子,使我们很为难,本应受到训斥的孩子,却反而得到您的抚慰,希望您考虑一下这对孩子将来的影响。请您原谅,我想让他再来一次,这次希望您看在朋友的情份上,给他以严厉的管教吧!

教育智慧就是能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而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观念、知识、技能、能力和条件、手段与方式的才能。

(三)教师的培养形式及成长

1、教师的培养形式:职前教育;工作锻炼 ;在职培训

2、教师成长阶段:关注生存阶段(生存阶段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关注情境阶段(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 、 关注学生阶段(学生阶段关注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的不同社会和情感需要等)

讨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引导学生学习,研制课程,组织教学,具有广博的知识,创造文化;教师应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多层次符合知识结构;具有理解、沟通、管理、研究的能力;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育智慧。 三、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1)由教学活动的任务决定(2)学习时间的限制(3)可以缩短学生的不成熟期(4)(1 )从外部功能来看,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 (2 )从内部心理结构来看,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3、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2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第一,学生发展的规律性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b.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学生的发展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的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要把他视为动态、发展的人,而不要孤立、静止的看待学生。 (二)现代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教学认识的主体;学生是权责主体(P128) 讨论:如果你是教师,你怎样对你的学生呢 四、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

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155)角色关系 、心理关系、受到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制约

(二)师生关系的特征: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处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动作用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四)建立教师威信

讨论:你怎样理解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

11

五、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内涵: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动、习惯的总和。 ——《教育大辞典》

2、教学内容的层面:课程层面、教学层面、宏观层面、微观层面 3、几个概念

课程: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是指受教育者走向社会之前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经验。

教材:是教学大纲(标准)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的第三个层次。目前教材的主要形式是教科书。

教育内容:广义的教育内容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于学生的一切影响的综合。狭义的教育内容是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行为、习惯的总和。

4、教学内容的实质(1)教育化的文化、再生性、简洁性(2)师生活动的客体 5、教学内容的构成观(P146) (1)内涵(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2)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3)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4)现代各种教育流派的主张

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你怎样理解教学内容 第六章 教学目标 ——概念、分类和表述

教学目标:识记教学目标、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了解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我国关于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探索;理解教学目标及其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教学目标的功能;运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表述方法,会设计和表述具体教学课题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的分类;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 一、从教育目的到教学目标 (一)几个概念 1、目的与目标

目的:想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长期的、理想的、抽象的一般的笼统的结果,强调方向性 目标:想达到的境地或标准。表示实际的、即时的、具体的、特定的、明确的、强调可操作性。 联系:目的代表目标的方向和总和,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总规定。(身心素质规格和 人才培养方向) 3、教育目标:(1)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即教育目的(2)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国家的教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要实现的目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目标,称为学校培养目标。

4、 学科教学目标: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途径是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学,不同的课程(学科)为人的素质发展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学科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通常称为教学目标。(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称为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系统(纵向)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预期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灵活性

(三)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P167)定向功能、激励功能、测度功能、聚合功能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横向) (一)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在国际上影响最大。他把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并对每个领域进行分解。

国内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对这三个领域重新进行了层次分解,具体是: 认知领域: 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创见。 情感领域 :接受、思考、兴趣、热爱、品格形成。 (二)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

加涅主要从事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五种学习结果,使教师根据学习结果的表述设计最佳的学习条件。 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①态度、②动作技能、③言语信息、④智力技能、⑤认知策略

(三)我国关于教学目标的探索(P178 )1、授受基础知识;2、形成基本技能;3、发展基本能力;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12

搜索更多关于: 教学论整理好的 的文档
教学论整理好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o1tg4mnfb58u602wq5l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