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9:11: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政治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A卷【必修 模块4】满分100分

客观题(50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让我们和小西同学一起开启奇妙的哲学之旅。回答1-5题。

1. 据说每个人在童年时期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在某个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的敬畏感,一个巨大而艨胧的问题开始叩击头脑:世界是什么?这种讶异和追问

①是哲学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②属于一种本能的无意义的思考 ③激发了人们对智慧的追求和探寻 ④触及了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小西在为哲学的课前演讲选择什么主题而发愁。下列适于小西做哲学课前演讲的是 ①人的价值是什么,人生如何度过 ②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 ③世界从何而来,是不是被创造的 ④机械运动的规律是什么,怎样运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小西最终选择了他比较感兴趣的主观唯心主义作为演讲主题,可能在他的演讲中出现的哲学家及其命题是

A. 笛卡尔(法国)“我思故我在” B. 泰勒斯(古希腊)“水是世界的本原” C. 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4. 小西发现物理学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化学的化合和分解反应、生物学的同化和异化作用等内容都与哲学所学的“矛盾的观点”相互印证。他由此体会到 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先于具体科学而产生

C.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 D. 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5. 小西爸爸是在一个研究所工作,他们单位的食堂有一个“削面机器人”,每天“兢兢业业、不知疲倦”做削面。“削面机器人”的存在,表明

A. 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B. 世界不一定统一于物质 C. 机器和人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D. 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具有客观性 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简称。回答6-9题。

6.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一主题 A. 否认了矛盾的普遍存在 B. 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 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D. 关注了APEC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7. 价值问题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下列说法中,包含着价值判断的是 ①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②APEC会议在雁栖湖畔召开 ③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区域发展 ④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APEC会议期间,政府用超常规的限行和停工手段治理出来的蓝天,催生了一个流行语“APEC蓝”,意指“不太真实且容易消散的美好”。这说明 A. 意识来源于主观想象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直接反映 D. 意识能够创造出幻想的世界

9. APEC和我们老百姓有关系吗?正因为有了APEC,我们才能买到更便宜的东南亚水果、新西兰奶粉;去新马泰、巴厘岛的旅游签证才更好办;韩剧才会更多进入中国市场。更便宜的商品、更便捷的出行、更多的商机??APEC与我们之间的联系 ①是固定不变的 ②是普遍无条件的 ③是可以认识的 ④是具体多样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为盲胞读书”公益活动近期风靡网络。社交网络用户关注“为盲胞读书”公众号,就能收取一段文字,利用网络平台的1分钟语音功能朗读,系统会将收集到的语音合成为温暖的有声书。回答10-12题。

10. 每人捐献1分钟声音,涓涓细流汇合成汪洋大海,可以帮助盲人享受到“听书”的快乐。可见

A. 质变是量变的基础 B. 量变引起质变

C. 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 D. 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11. 公益活动与网络社交元素相结合,新鲜有趣的“声音公益”使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大大增加。这启示我们

A. 创新无处不在 B. 任何事物间都存在联系 C. 一切都是暂时的 D. 有变化就有发展

12. “慈善是人类之心所能领略到的最真实的幸福。”捐赠声音帮助盲人“听”书,在朋友圈里“晒满足”,吸引了很多人的参与。这反映了 A. 事物的价值是纯粹主观的 B. 人的行为由一定的价值观决定 C. 人的价值主要是对个人需要的满足 D.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古语中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回答13-15题。

13.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故事共同反映的哲理是 A.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B.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14.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启示我们 A. 要看到部分影响整体 B. 整体离不开部分 C. 应当着眼整体把握大局 D. 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15.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一观点 A. 完整反映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B. 揭示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C. 看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 明确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生活处处有哲学。回答16-25题。

16.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这反映了意识活动具有 A. 客观实在性 B. 自觉选择性 C. 目的性 D. 具体多样性

17. 什么是自己的“最爱”,什么“最值得自己去爱”,不同的人看法不同,这是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 具有主体差异性 B.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具有社会历史性 D. 存在冲突,不能协调

18. “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这被称为斯坦纳定律。从矛盾的角度看,“多”与“少”之间

A. 二者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B. 存在不相容的对立 C. 存在相互贯通的一面 D. 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

19.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农业社会需要了解太阳运行情况,根据太阳进行农事活动,古代中国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划分了二十四节气,以此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这说明 A.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B. 人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规律 C. 人能够揭示太阳运行的规律并根据条件加以利用 D. 二十四节气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0.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A. 要坚持意识第一性 B. 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 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1. 政府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从哲学上看,成为重点和大事的应该是

A. 主要矛盾 B. 所有的矛盾

C. 系统中各个要素 D. 矛盾的主要方面

22. 1910年飞机发明者之一、航空先驱沙尼特说“飞机是不可能商业化的,只能作为比赛项目”。1943年IBM主席沃森断言“全世界可能只能卖出五台计算机”。1981年比尔·盖茨认为“640K内存肯定够用”。如果以今天的科技成就来看当时人们的预测,无疑会觉得可笑。由此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o24d07wx51h1yl7prp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