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双谷文化游、周边乡村游的发展方向,石门峡景区成为某某风景名胜区东部生态旅游的入口。远期规划东面开发石门源出入口,以步行交通为主,步行游览路线与云谷寺景点相通;石门源规划有新增探险路一条。
? 《某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有关内容 到2010年,改造南大门,完善北大门,科学有序开发东、西大门。基本形成以谭家桥、三口为基地的东大门自然景观区。 ? 《某某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有关内容 《某某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启动某某东大门自然景观区建设,完成东大门上山道路设计并开工建设,启动旅游宾馆项目招商。
3.1.2.3谭家桥镇的有关提法
? 《某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关于谭家桥的定位
确定谭家桥镇位于某某风景名胜区缓冲区内;将谭家桥作为某某风景名胜区二级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交通枢纽的功能(合铜黄高速下站口)。
? 《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关于谭家桥的定位
《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确定谭家桥镇以旅游服务、交通枢纽为主的中心镇。 ? 《某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关于谭家桥的定位
《某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谭家桥位于某某市南北向旅游带上,处于环某某游憩带的范围内,是某某对外联系的重要
节点城镇。
? 《某某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关于谭家桥的定位
确立谭家桥位于环某某旅游区的东大门亚区。该区域以谭家桥镇为中心,其功能定位为某某风景名胜区东部的接待服务点,以山水观光、休闲疗养、乡村度假、历史求知为主导功能。规划目标以东大门的开放为契机,形成合铜黄高速路上的精品游线。
? 《谭家桥镇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未批版)的定位、目标 总目标:将谭家桥镇建设成某某风景名胜区东部的高品质、高品位的旅游接待服务基地,形成以生态旅游为核心,以休闲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商务会议为辅助的四个旅游板块。
经济目标:近期(2005-2010):到规划期末,接待游客规模达34.8万人次/年,占某某游客总数的18.0%;旅游业成为谭家桥镇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远期(2011-2020):到规划期末,接待游客规模达57.9万人次/年,占某某游客总数的23.9%;旅游业成为谭家桥镇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谭家桥镇旅游总体规划》将镇域规划了三个片区,项目所在地属于其中的南区,以旅游服务基地功能为主,辅以旅游社区功能。 谭家桥定位形成的原因
作为合铜黄高速公路的下站口,将承担内外交通转换的功能;谭家桥镇的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开阔的平地上,适于建设服务设施;谭家桥镇到达南入口、改造后的云谷索道下站、东入口的交通都很便捷,游客从住宿点到游览起始点的距离很近
3.1.2.4小结:某某东大门和谭家桥镇片区发展判断
某某风景名胜区东大门的发展方向是开展生态旅游,与某某风景区其他三个大门相比,旅游发展尚处在初创期,东大门建设的启动可能依托项目招商为前奏,谭家桥镇将是东大门自然景观区的门户和中心接待基地。据某某市规划局马副局长透露:《某某风景区综合交通规划》(可能的规划名称)正在编制,因此某某东大门具体的规划、标志牌具体位置和布局还没有正式出台。
谭家桥镇位于环某某旅游区的东大门门户,目前镇内已开发的石门峡景区等多为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对外营业的旅游景点,而且大多仍处于继续建设之中,谭家桥镇其优势不在自身的旅游资源,而在于土地和区位等条件,在某某整体旅游区的规划下,作为尚待开发的地区,以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商务会议旅游的地域,旅游服务接待发展潜力巨大,随着 “打开某某东大门”战略的实施推进,谭家桥镇将迎来发展的大机遇,后发优势非常明显。 3.1.3某某风景区索道简介 3.1.3.1现状
目前某某风景区共有四条索道,详见下表:
索道 云谷索道(后山) 起止 云谷寺-白鹅岭 全长 高差 运行方式 往复 载客量 单程 步行时间 4小时 建成时间 1986.5 2804米 773米 50人/车 8分钟 云谷索道(新) 玉屏索道(前山) 太平索道(后山) 云谷寺-白鹅岭 慈光阁-玉屏楼 松谷庵-丹霞站 2642米 775米 单线循环 2012米 750米 单线循环 3709米 1015米 往复 8人/车 8分钟 6人/车 6分钟 100人/车 8分钟 4小时 3小时 5小时 2007.9 1996.9 1997.7 3.1.3.2规划
在《某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规划文本】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第九十一条“索道”中对改造后的云谷索道,描述如下:下站为山岔(海拔约320米),上站为云谷寺至皮蓬的游步道东侧一带(海拔约1500米),长度约5000米,高差约1180米,规划内容为近期拆除现状的云谷索道;先修建索道的上半段,即从云谷寺至皮蓬的游步道东侧一带,完成年份为2008年;然后再修建索道的下半段,即山岔至云谷寺,完成年份为2012年。 3.1.3.3分析与评价
云谷新索道目前已修建完成上半段,云谷寺至白鹅岭,长度为2642米,高差775米,和原云谷索道线路大致相同,于2007年9月投入试运营,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索道技术设备。索道的下半段,即山岔至云谷寺,尚未修建。 ? 已有规划是重大利好因素
从索道的分布来看,东大门距离云谷索道的下站位置最近,尽管东大门定位为某某的辅助入口以生态游为主,其云谷索道下半段的规划对本项目的开发构成重大利好预期,由于索道的具体选线必须经过工程地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选线和下站位置存在不确定性。
? 不能完全寄托于规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