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试题分析:
9.犀牛湖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另外犀牛湖位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丰富,常年有地下水补给,故B正确。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是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河湖补给,季节性积雪补给主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湖补给。
10.考查中国地理喀斯特地貌特点。犀牛湖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溶洞,溶孔扩大,使得湖泊水迅速通过地下暗河流失,故B正确。犀牛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故排除D。如果犀牛湖位于断层,那么30年前湖水下漏后就不会再出现,故排除A。如果是湖堤溃决,湖水溢出,那么不会出现湖水消失得无影无踪,故排除C。
11.考查外力作用。犀牛湖湖底有一些溶洞,通过溶孔与地下暗河相通。在干涸以后,遇到当地暴雨,雨水夹着大量泥沙流入湖中,致使泥沙在湖底沉积,堵塞了湖底与地下暗河相通的溶孔,湖盆又可蓄水,犀牛湖就又一次重新出现,故C正确。流水溶蚀会出现更多溶洞,那么犀牛湖不可能再次出现,故排除A。向斜的构造可很好的储水,不会出现湖水消失又重现,故排除B。犀牛湖湖水重现,但并没有发生湖面下陷,故与地壳陷落无关,排除D。 考点:喀斯特地区的河湖特征,外力作用。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图中所示季节应该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影响图中阴影部分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 【答案】 12.D
13.C 【解析】
考点:影响等温线变化的因素
下图表示世界局部区域某月风向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该图所示半球及对应的季节分别为( ) A.北半球夏季
B.北半球冬季[来源:学#科#网] C南半球冬季 D.南半球夏季
15.N处气压中心及成因分别是( ) A.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压带保留在海洋上 B.冰岛低压 海洋上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 C.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压带保留在海洋上 D.亚速尔高压海洋上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 【答案】 14.B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14.根据图中大陆的轮廓可判断该图示意的是北半球,根据大陆气流的辐散特征,可知大陆上形成了冷高压,故该图示意的是北半球的冬季,故选B。
15.N处气流辐合,为一低压系统,且由于位于北太平洋附近,故为阿留申低压,该低压的形成主要是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压带保留在海洋上,故A正确。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位于大西洋上,故BD错误。夏威夷高压是北半球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洋上保留下来的高压中心,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 考点:北半球夏季、冬季的高低压中心
地质学家常常根据岩石矿物种类、矿物颗粒的大小、疏密程度、有无气孔等特征推测岩石的种类、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6.甲图岩石为岩浆岩,其矿物颗粒物分布均匀、矿物颗粒物较大、表面无气孔、质地坚硬,据此推测( )
①此岩石为玄武岩②此岩石为花岗岩 ③此岩石形成于地下 ④此岩石形成于地表 ⑤此岩石是由岩浆快速冷却形成 ⑥此岩石是由岩浆缓慢冷却形成 A.②③⑥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①④⑥
17.乙图为著名的徽州“歙砚”,其质地细腻、岩性致密、呈板状,据此推测该岩石最可能是
A.玄武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花岗岩 【答案】 16.A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16.结合题干材料“矿物颗粒物分布均匀、矿物颗粒物较大,表面无气孔,质地坚硬”可以判断此岩石为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到地下缓慢冷却而形成,故A正确。
17.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具有矿物结晶小且有气孔的特点;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具有矿物结晶颗粒大的特点;变质岩具有片理、板状的构造特点。从题干的描述“质地细腻、岩性致密,呈板状”可以推知制作“歙砚”的岩石属于变质岩,故选B。
考点:三大岩石的特征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关于甲图中A山脉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线 ②福建省和广东省的分界线 ③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④闽江水系与赣江水系的分水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图中A山脉有典型的丹霞地貌,该处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和砂砾岩组成的低山丘陵,下列关于丹霞地貌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下图中阴影表示的是红色砂岩或砂砾岩)正确的排序是
A.④①③② 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某地理研究小组在B处研究并绘制了近地面的等压面示意图(图乙),关于该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