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停顿的变化,从而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美化语言。
第一节 语音、语速、语调的训练
【语音】
首先我们来看语音。
语音,即人说话的声音。如果不注意读错了音节,往往会?谬以千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一个小伙子说:?我去青云街,给张大娘送花盆子。?由于读音不准确,说成了?我去青云姐,给张大梁送花棚子?。令人啼笑皆非,真是又好笑,又误事。
生活中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有很多。一次开会班,一个同学发言中这样说道:?现在的学生程度参差(cān chā)不齐。?于是有的同学就在底下就小声嘀咕:?那叫参差(cēn cī),没文化。?这影响了一个人的形象,如果这是对外宣传,岂不是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刘德华的歌曲《冰雨》唱错了一个音,刽(guì)子手唱成了刽(kuaì)子手,个人形象大打折扣。其实我们普通人,在生活中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习惯。
【语速】
语速,即讲话时声音的快慢。说话时的语速受演讲内容的控制,语速要与文章的内容相吻合。
一、语速服从演讲内容 1、说明性文字用正常语速
2、叙述性、描写性文字用较慢语速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先生不满社会的黑暗,内心苦闷,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去荷塘散心。这一段就应该采用一边叙述,一边描写的语速去读,把内心的苦闷宣泄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慢)
3、议论、抒情性文字要或快或慢。
朱自清先生在寂静的荷塘并没有排解掉一腔的郁闷忧愁,又回到现实中来。心情由淡淡的喜悦转变为淡淡的哀愁,所以这一段应该这样读: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慢)
前面一句表达淡淡的喜悦,语速要快一些;后一句表达淡淡的哀愁,语速要慢一些。
二、语速的快慢要考虑到语言自身的形式特点。如:散乱的冗长的句子和发音拗口的词汇,不宜太快;而整齐的富有韵律色彩的语句,说得快些,才听得顺耳。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几千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贤妻良母?这些传统观念的幽灵仍然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徘徊,它顽固地阻碍着当代社会女性的彻底解放!是母亲们天生愚笨,不堪造就吗?请看当今世界巾帼英雄吧!(这段文字要慢,开头要更慢一些,因为它句子长,比较拗口)
下面这段文字就要快一些,因为它是一组排比句。快,可以增加文章的气势:
冰心老人在三个孩子的啼哭声中辛勤笔耕,成为一代文学大师;琼瑶女士与狂赌丈夫分手后,怀抱着小女儿写下篇篇言情小说,终于名扬天下;第23届奥运会长跑冠军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撒切尔夫人在丈夫的支持下,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三届首相的?铁娘子?。(语速应当快,越快越好。)
【语调】
语调能美化语言,加强语言色彩。语调要服从演讲内容;做到声音洪亮,讲究抑扬顿挫。比如:?我是一名老师?(々ˋˋˊ々?)四个声调都有,发音的时候做到:声母发响亮,韵母发饱满,语调的抑扬顿挫也就自然表现出来了。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我想,汉语的美丽美在四声。而我们熟知的英语只有两个语调,要么升调,要么降调。比如: I am a teacher. Are you a teacher? 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语言吧,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世界很多国家学习汉语的人都说汉语像唱歌一样动听。语音的美化包括四方面的内容:语音的轻重变化、停顿、升降变化及拖音。
一、语调的轻重变化:
1、重音:为了突出某个意思,而把某些词、词组的音量加大,讲得重些,就是重音。请看下面的例子:
苏轼面对波浪滔天,向东流淌的滚滚长江,思慕千古江山涌现的英雄人物,自己也渴望成为英雄人物,作为豪放词?大江?要重读,波浪滔天,?浪淘?应该重读,作者思慕英雄人物,因此?风流?要重读。第二句叙事,用正常语调。第三句话描写性文字,第四句话抒情性文字要读出赞美与自豪之情,其中?惊涛拍?应该重读,以体现大的波涛,拍打堤岸。祖国像画一样美丽,?画?应该重读,?多少?强调时代涌现出英雄人物之多,也要重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加点字为重音)
2、轻音:由于表情达意和创造特殊表达效果的需要,把话讲得轻一些,音量小一些,就是轻音。
比如: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第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加点的字应该读得轻一些,轻轻,悄悄的意思)
二、语调停顿变化
停顿就是句子当中,句子之间,句群之间的间歇。朱自清先生在寂静的荷塘没有排解掉一腔的郁闷忧愁,又回到现实中来。心情由淡淡的喜悦转变为淡淡的哀愁,两种感情衔接处应该有较大停顿:
如?这时候最热闹得要数树上的禅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划?\\?地方为语音停顿)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第一句作者面对滚滚长江思慕古代英雄人物,自己也渴望成为英雄人物,第二句思慕周瑜 ,两句略有不同,应该有较大停顿。三句描写景物,四句抒发爱国情感。与前面又不同,也应有停顿。上片与下片应该有更大的停顿。下片头三句赞美周瑜,与后面自我伤怀,抒发人生老已,壮志难酬的感慨不同,应有较大停顿。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语调升降变化。语调升降,会使表达的思想感情出现差异。 如:他说的对。↘(渐降,表示一般陈述) 他说的对?↗(渐升,表示一般询问) 四、拖音的处理
拖音,即声音的延长。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时声音需要延长。比如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中的一节: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荡漾应该与内容一致,采用拖音处理)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三个内容:语音、语速、语调。语音方面要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东北人要注意四对读音;语速方面要求语速要服从演讲内容,要考虑到语言自身的形式特点;语调方面要注意轻重变化、停顿
变化、升降变化及拖音处理。
第二节 课堂实训
【欣赏录音】
一、再 别 康 桥(徐志摩) 二、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朗诵训练】 朗读这两篇文章: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心头荡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