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谜语 第__1___课时 总第__13__个教案 课 型: __________ 编写时间:__________ 执行时间: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读谜面,猜谜底,说说猜出的理由,让学生对谜语产生浓厚兴趣。 2、 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2、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 教学用具:
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寒假的时候看过中国谜语大会这个节目吗?那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既然同学们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一块玩猜谜游戏。
2、同学们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大胆说,勇敢讲,错了不要紧,不知道也没关系。
3、在猜谜之前我们需要先看看什么是谜语?谜语有什么组成呢?
谜语:通常有谜面、谜目和谜底组成。题目叫谜面,猜测的范围叫谜目,答案叫谜底。 如:全身毛茸茸,总爱喵喵叫。爬树本领高,喜欢抓老鼠。(打一动物) 二、学习猜谜。
1、 以“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和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为例,阅 读谜面,找出重点词语,理解句义,分析思考,概括谜底特征,猜出 谜底。
2、总结猜谜语的方法。先反复读谜面,一边读一边想,把几句话联系起来思考,抓住事物的 特点,找出重点词语,理解句义,就能猜 出谜底了。猜谜语也就是要掌握“读→想→找→猜”的顺序。 三、游戏开始。
1、猜谜游戏不仅有趣,而且能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机灵和聪明。把学生分成机灵队和聪明队两个组,以比赛的形式,一块来玩猜谜游戏。
2、游戏规则:老师在说谜面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仔细听,一边听一边想,这样才能猜出谜底。每组小声讨论后,选一个代表将谜底写在小黑板上,然后亮谜板。猜对谜底的老师给其队贴一颗智慧星。通过游戏让机灵队更聪明让聪明队更机灵。
3、物迷
(1)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打一动物)(2)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打一动物)
(3)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打一器官) (4)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打一家电) (5)一个绿娃娃,跳水顶呱呱,冬天它睡觉,夏天把虫抓。 (打一动 物) (6)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 (打一昆 虫) (7)身穿绿衣裳,肚里泪汪汪,生的孩子多,个个黑脸膛。 (打一水 果) (8)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半天空里飞呀飞。 (打一动物) 4、字谜
(1)太阳碰见了月亮(明) (2)守门员(闪) (3)给一半,留一半(细) 5、评选获胜队和猜谜大王。 四、趣味谜语。
这个谜语用到了谐音字,有点难,但是我们更能由此看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谜语文化的其乐无穷,希望大家课下多收集你感兴趣的谜语,让自己变越来越聪明、灵活。 五、课外延伸
1、在课外多收集一些谜语,互相猜一猜,开展猜谜活动,看谁最聪明。 2、把今天新知道的谜语说给家里人猜,并问问是怎么猜出来的
课 题:防止异物进器官 第__1___课时 总第__14__个教案 课 型: __________ 编写时间:__________ 执行时间:________
教学目标:
1、初步让学生了解有关预防异物进入身体器官的常识,并学会一些必要的应对方法。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3、让学生感悟健康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设计: 一、小小故事会
1、教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课本上的“”小虫入耳“眯眼了”“耳朵进水”的故事。
2、分小组,让组内学生讲讲家人、亲戚、朋友遭遇异物进器官的故事,或自己这方面的亲身经历,要特别注意讲出异物是怎么进入身体器官的,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当时采取了什么处理措施。
3、请各组有经历过异物进入身体器官的学生代表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全班同学听。
4、讨论:通过这次“小小故事会”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二、情景模拟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分别模拟一个情景在全班表演。 2、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案例分析
1、课件出示案例 2、师生一起了解案例内容 3、教师提问:
(1)、阿强的眼睛是在什么情况下溅入异物的? (2)、阿强当时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对吗?
(3)、阿强是在什么时候去医院就医的?
(4)、就医后阿强的眼睛彻底好了吗?为什么? (5)、引起“眯眼”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4、小组讨论: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应如何避开对眼睛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险? 四、制作安全宝典
1、自学不同异物进入耳朵和鼻腔后的处理方法。 2、对照已学知识,说说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3、组织学生按照异物进入身体的不同器官对问题进行梳理和汇总。 4、各小组交流整理成果,看哪组整理得最好。 5、补充“安全宝典”。 五、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