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质构造: 1、区域地层
矿区范围内主要出露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上统须家河组一段(T3xj1)、二段(T3xj2)、三段(T3xj3)、四段(T3xj4)、五段(T3xj5)、六段(T3xj6)及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地层。现由新至老描述如下:
(1)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下部为浅灰、灰白色薄至中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层,上部为紫红色、黄绿色泥岩、页岩、细砂岩石层。分布于矿区南东部,未见顶。厚约160m。
(2)三叠上统须家河组:为区内主要含煤岩系,按岩性组合及成煤特点,由下至上划分为六个岩性段。其中第一段(T3xj1)、第三段(T3xj3)、第五段(T3xj5)为含煤段,俗称下煤组(下煤组)、中煤组、上煤组(上煤组);第二段(T3xj2)、第四煤段(T3xj4)、第六段(T3xj6)为砂岩段,不含煤(见图2-1地层柱状图)。
1)须家河组六段(T3xj6):浅灰、灰白色中之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段厚35m。
2)须家河组五段(T3xj5):深灰、黑色泥岩,细砂岩。含煤4~6层,俗称上煤组(上煤组)。内含煤(线)6层,煤层总厚0.73~1.56m。分布有双连、巴岩、大龙、小龙等五层煤,其中双连煤层净煤厚0.23~0.46m,巴岩煤层煤厚0.1~0.3m,大龙煤层煤厚0.3~0.55m,小龙煤层煤厚0.1~0.25m,巴岩、小龙煤层厚度小于0.2m,不可采,双连煤层在矿区内厚度较稳定,为可采煤层。现为矿山主采煤层。段厚
70m。
3)须家河组四段(T3xj4):浅灰、灰白色中-厚层中之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分布于矿区北西部,未见底。厚约135m。
4)须家河组三段(T3xj3)本段上部和下部为深灰、黑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中部夹薄层细砂岩及煤线或薄煤层,俗称中煤组。分布于矿区北西部,段厚65m。
5)须家河组二段(T3xj2):浅灰色、灰白色厚层状中一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其中含2~10m的砂质页岩。以含煤线、菱线矿结核为标志。矿区内未有出露,段厚约170m。
6)须家河一段(T3xj1):由深灰、黑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砂岩及煤层组成。含煤一层,俗称下煤煤组或下煤组。铜矿大龙煤层煤厚0.3~2m。经本次核查,矿区内出露的铜矿大龙煤层0.35~0.45 m,上分层煤厚0.22~0.30m,下分层煤厚0.08~0.15m,中间夹矸(炭质泥岩)厚0.15~0.20m,下分层不可采,矿井开采上分层的煤炭。段厚约65m。
(3)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岩性主要为灰岩、泥质灰岩、白云岩。厚度不详。与上覆须家河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煤系地层
矿山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由灰色、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及煤层组成,按岩性划分为六段,其中第一段、第三段和第五段为含煤段,第二、四、六段为非含煤段。须家河组五段(T3xj5)含煤4~6层,俗称上煤组(上煤组)。内含煤(线)6层,
煤层总厚0.73~1.56m。分布有双连、巴岩、大龙、小龙等四层煤,其中双连煤层净煤平均厚0.42m,大龙煤层煤平均厚0.36m,小龙煤层平均厚度0.30m,巴岩平均厚度0.25m;须家河组三段(T3xj3), 俗称中煤组, 中部夹薄层细砂岩及煤线或薄煤层; 须家河一段(T3xj1) 含煤一层即,俗称下煤组。经本次核查,铜矿大龙煤层为二分层结构,上分层煤厚0.22~0.30m,平均0.25m,下分层煤厚0.08~0.15m,平均0.10m,净煤厚度0.30~0.41m,平均厚度0.35m,夹矸(炭质页岩)厚0.15~0.20m。
3、井田构造
矿区位于新店子背斜中段南东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向140°~155°,倾角54°~60°,矿区内地表未发现断层,但井下局部发育节理裂隙,矿山构造简单。
三、瓦斯、煤尘及自燃情况: 1、瓦斯
根据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渝煤监管[2012]59文《关于永川区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该矿为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8.3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83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66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6.65m3/t。
2、煤尘爆炸危险性
据2004年9月29日重庆市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对该矿煤层煤尘爆炸性检测报告可知:双连、大龙、铜矿大龙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结果见表1-2-2:
表1-2-2 煤层爆炸性结果表
煤 层 火焰长度 (mm) 抑制煤尘爆炸 最低岩粉量 (%) 85 85 85 结 论 有爆炸危险 有爆炸危险 有爆炸危险 重庆市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 备 注 双连煤层 >400 大龙煤层 >400 铜矿大龙 >400 3、煤的自燃倾向性
据2004年9月29日重庆市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对该矿煤的自燃倾向性检测报告可知:双连、大龙、铜矿大龙煤层为三类不易自燃煤,结果见表1-2-3:
表1-2-3 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表
煤 层 双连煤层 大龙煤层 铜矿大龙 原样 (℃) 255 252 262 氧化样 (℃) 261 221 221 还原样 (℃) 275 260 264 结 论 三类(不自燃煤) 三类(不自燃煤) 三类(不自燃煤) 备注 重庆市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 3、 地温
矿井未作过地温测试工作,据当地相关研究表明,恒温带一般为井下20~100m深度,恒温带夏季一般在16.2 C°,冬季在13.6 C°左右,平均14.0C°。恒温带后井下每下降100m气温升高1.2 C°左右。本区属地温正常区,无异常区出现,加强通风管理。
四、水文地质 1、水文地质条件
矿山为构造剥低山~蚀丘陵地貌,海拔标高+395m~+700.5m,相对高差305.5m,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势,横向冲沟较发育,地形坡角大,大气降水排泄条件好,径流方向以垂直为主,地表无大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