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激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本课是由例3和练习八组成的。通过解决湿地爬行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湿地鸟类和哺乳类一共多少种?引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先出现估算,先让学生再通过竖式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通过小精灵的话揭示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和计算法则“哪一位上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由于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3. 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4. 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教法
教法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活
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自主探索教学法、合作交流教学法 4.直观演示教学法 说学法:
新课标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基于这样的理念,我确定了以下的学习方法:
1.自主观察思考2.合作交流法3.自主归纳法4.动手操作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首先创设了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通过与动物有关的情景,让学生根据题意收集信息并且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能够根据列式找到相同点,从而抓住问题中的重点的词语进行分析从而来决实际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来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叙述算理,比如说先边做边说----指名说----和同桌互说并纠正改错---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明确连续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最后总结今后遇到这样的计算应该怎样算呢?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说算理,以达到计算方法扎实掌握。在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够明确今后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三)练习巩固
教师延续了课堂的情景,通过啄木鸟改错和小猫钓鱼的形式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饶有兴趣的情景促使学生参与其中的计算,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对学生解决问题进行了训练,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