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七)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jīn) 呦呦鹿鸣(yāo) 越陌度阡(mò) ...B.鼓瑟吹笙(shēnɡ) 绕树三匝(zā) 暧暧远人村(āi) ...C.羁鸟(jī) 狗吠(fèi) 樊笼(fān) ...D.守拙(zhuō) 周公吐哺(bǔ) 榆柳荫后檐(yìn) ...
[解析] A项“呦”应读“yōu”;B项“暧”应读“ài”;C项“樊”应读“fán ”。
[答案] D
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月明星稀 误落尘网中 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 慨当以慷 池鱼思故渊 C.譬如朝露 何时可掇 桃李罗堂前 D.契阔谈宴 复得反自然 少无适俗韵 [解析] D项,契阔谈;复得返自然。 [答案] D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 ..误落尘网中, 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青青子衿 子衿:衣领 ..羁鸟恋旧林 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鼓瑟吹笙 鼓:弹奏 .池鱼思故渊 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山不厌高 厌:厌恶 .久在樊笼里 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
[解析] D项,厌:满足。“社会制度”说法不确,这里比喻官
场生活。
[答案] D
4.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1)用“朝露”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樊笼”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羁鸟”“池鱼”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朝露:出自“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指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转眼就会消失,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出自“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指山越高越好,水越深越好,迫切渴望人才都来归顺自己。樊笼:出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将官场比喻成“樊笼”表到了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羁鸟、池鱼:出自“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指被人家养在笼子里的鸟儿心中永远想着自己生存的森林,鱼池里的鱼儿永远想着自己本来生活着的地方,这两句都是说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答案] (1)人生的短暂 (2)贤才投主 (3)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4)官场 (5)自己
5.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
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解析] A项,不是悲观厌世,而是为自己不能得到建功立业的贤才而忧伤、悲苦。
[答案] A
6.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解析] C项,“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
[答案] C
7.下列对《短歌行》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
业未成的感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妙用比喻“譬如朝露”,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解析] D项,运用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 [答案] D
8.对《归园田居(其一)》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园,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解析] D项,文中的“守拙”是“安守本分”的意思。 [答案] D
9.对《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周围土地有十余亩,草房有八九间。方:周围,四旁。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繁茂的榆树,柳树遮蔽着草屋的后檐,桃树、李树整齐地排列在堂屋的前面。
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外没有一点尘土杂物,干干净
净,住在陈设简陋的屋子里觉得清闲。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关在樊笼里,如今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
[解析] C项,门外分析不当。“户庭”泛指门庭、家门。 [答案] C
10.对《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解析] 全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并非从“进入官场”到“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答案] D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3)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二、阅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