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网瘾少年的形成以及教育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6:27: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自控力的青少年渐渐就迷失于网路世界中了。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事实证明,像“博强”这样假借心理矫正的名义体罚青少年的训练营是应该坚决抵制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的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呢?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考虑到青少年自我控制力较弱,想要帮助他们可以建立合理的监控机制。

首先,是青少年网瘾自我监控机制的构建。

青少年自身应对网络成瘾,就像一场与网瘾的“战斗”,要想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坚持“有理、有利、有节”三个法则。在网络时代,\有理、有利、有节”对青少年网瘾自我监控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理、有利、有节”在青少年网瘾自我监控机制的运用就体现在“有理”监控、“有利”监控、“有节”监控,只有做到了 “有理”监控、“有利”监控、“有节”监控,才能保证青少年网络思想行为健康有序的发展,远离网络成瘾。

“有理”监控是原则。树立正确的理论指导,坚定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方向性。不做违背青少年上网原则的事。“有利”监控是出发点。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但同时也充斥着大量色情、淫移、暴力等不良信息,“有利”监控,就是指青少年上网时要选择有益于自我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个性和全面发展的信息和内容,真正懂得“趋利避害”。在网络生活中,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觉做到对提升思想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文化信息、有利于学习进步的科技文化信息,能视若珍宝;而对网络色情、淫移、暴力等不良信息和垃圾就应该避而远之。“有节”监控是重要保障。“有节”监控就是指青少年上网时要掌握一个“度”,要有节制地上网。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两点:需求上的节制和时间上的节制。既做到在需求上有节制,也要做到时间上的节制,真正做到“有节”监控,脱离“有节”监控,即便做到“有理”、“有利”,也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有理”、“有利”、“有节”,三者监控缺一不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网络硬战中战胜“网瘾”恶魔,有效避免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

其次,是外部监控机制的构建。

外部监控机制,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落实的。 (1)家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启蒙学校,因此,建立健全青少年网瘾家庭监控机制,是青少年网瘾外部监控机制建立的第一步。 具体来说,家庭监控机制的建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转变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应该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充分理解并尊重孩子的喜好、兴趣和精神需求,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将网络成瘾扼杀于萌芽状态。第二,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形成的基础环境,一般来说,从健全、和睦和充满希望的家庭中的孩子是不易于网络成瘾的。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助长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甚至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滋生。正如著名的教育专家卢勤指出,现在的孩子有四大缺失:童年快乐缺失、精神文化缺失、亲情沟通缺失和成就感缺失。在这些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由于缺乏关爱、交流,容易产生自闭,转而在网络上寻求刺激。家长必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第三,提高家长网络素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成瘾的问题,提高家长的网络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学习基本的网络常识,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是提高家长网络素养的前提,也是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手段。目前,虽然电脑在很多家庭中普及,但很多家长对网络的掌握程度还只是停留在初级层面,没有真正花时间去了解网络上所涵盖的内容,也不清楚哪些知识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有益的,哪一些又是“毒瘤”。第四,加强青少年上网行为监管。

家长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扮演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家长应该充分发挥他们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帮助孩子们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伦理道德行为,这就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网络行为的监管。

(2)学校

1.转变教育观念。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是教育活动的灵魂,贯穿于教育活动的 全过程。教育理念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事业前进的方向。教育青少年要全面发展,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减少青少年压力。

2.拓展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传授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的总和,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教育内容必须符合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教育内容是否科学、是否全面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学校在加强青少年文化教育的同时,应该重视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按照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及时拓展教育内容,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例如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性教育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3.改进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者秉承一定社会要求的教育理念,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教育资源的作用,利用学校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的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是教育活动得以正常运行和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校园网络规范制度,学校应该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网络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符合本校网络发展要求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并根据网络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新特点,及时调整和修改校园网络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规定,来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修养,严格约束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既影响着学校教学育人工作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丰富的以娱乐、创新等为主题的课余团体活动来增强团体与个人的紧密联系,增强青少年对团体的感情和归属感,为青少年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3)社会

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仅仅依靠家庭和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形成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外部防控机制,形成有效监控合力,并且,家庭监控机制和学校监控机制的建立也必须符合社会监控机制建立的要求,与社会监控机制协调、统一的发展,三者监控机制缺一不可。具体来说,社会监控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主旋律 2.健全网络相关法律法规 4.规范网吧经营管理

网吧一直是我国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场所,网吧在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娱乐、交流等便捷资源的同时,为了最大获利便存在违规经营的情况,给青少年网络成瘾埋下了祸根。 5.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保护未成年人网上安全、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面,美国、英国、韩国、曰本等国家都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显著的效果,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3 结语:一开始我听说了开头的报道十分的震惊,这个新闻在知乎,微博等网站上引发了

极大的波动。所以我就想写一些有关于所谓“网瘾少年”的论文。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相关的一些理论学说等等,都已经在几年前变得相当完善。但是为什么最近还是能在我国发现如此的新闻呢?我不禁想问道,学术的意义到底在哪儿?不就是为了变成实践的指导吗?可是实际情况确实残忍的。但愿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网络文明建设能够更进一步,让“网瘾少年”绝迹,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真正和谐,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4 参考文献:

[美]曼纽尔.卡特斯.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理查德.哈什等.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魏贤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美]金伯利.杨.网虫综合症及其康复策略.毛英明、毛巧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1.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北京:清华大学,2004.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瘤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06.

张琰炎.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08.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刘彦.青少年网络成瘤问题与对策研究.沈阳:辽宁大学,2007.

徐丽梅.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帮控对策研究.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7.

徐俊.大学生网络成瘤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 邓验.青少年网瘾现状级监控机制研究.中南大学,2012

网易教育:你们凭什么以戒“网瘾”之名夺走她的生命 2014 知乎:如何评价19岁少女死于戒网瘾训练营 2014

搜索更多关于: 网瘾少年的形成以及教育对策研究 的文档
网瘾少年的形成以及教育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oxw46keb79gaia48849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