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施工组织设计
(一)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1、机井位置布置的布测
井位布测严格按照规划图所标的位置进行放线定位,放线仪器采用高精度全 站仪,由测量工程师组成测量组统一放线,经校核无误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2 、成孔技术方法 2.1
根据钻机性能和地层条件,拟采用无芯钻进至设计深度。其钻进成孔技 术方法如下:
根据地层情况合理掌握钻进参数,禁止盲目加压。钻压不得超过钻具重量的 80%不超过第一次弯曲的临界压力值。
精心操作,送钻均匀,操作者应注意观察钻压仪,避免钻压忽大忽小和人为 的间断加压。 2.2
钻进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观察下列情况:钻压仪和泵压表;进尺快慢是 否正常;是否
跳钻、蹩车、蹩钻;泥浆排量和砂土上返情况;泥浆性能变化和消 耗渗漏情况;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提钻具并及时采取相应 措施。
禁止加压启动转盘,避免损坏钻头和扭断钻具。 2.3
任何情况下钻具不得在孔内静置,因故停止钻进时应指派专人活动钻
具,上下活动钻具高度应大于 2米,并且原悬重不变,回转钻具不超过 10圈。 控制提、下钻
速度,在砂层、砂砾层孔段避免长时间冲孔。
上下提钻遇阻时不得强拉硬墩,应开疏孔消除阻卡现象。
2.4坚持回灌钻孔,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泥浆充满钻孔,保持孔内静压,防 止孔壁坍塌。 2.5钻进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泥浆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保持足够的泵压泵量, 保持冲孔彻底干净。
每打一单根要疏孔1-2次,冲孔5-15分钟。
专业资料精心整理
2.6做好钻头入孔前和起钻后的检查工作,钻头入孔前应仔细检查丝扣、通 水孔、翼齿,发现问题不得下入孔内。
认真检查钻具,凡弯曲、偏磨、丝扣不好、水路堵塞、有伤和焊有异物的钻 杆不得入孔。 下钻时应清洗丝扣,涂丝扣油,并用足够的上扣力矩旋紧钻具,尤其钻铤必 须将丝扣清洗干净,涂丝扣油并扭紧。
进尺较快时或每进尺10m左右,作短程起钻一次。 2.7 2.8
现场必须备好打捞工具,保证能够随时下钻进行打捞。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钻具组合、机上余尺、钻进参数、钻头入孔运行 时间、孔内情
况、设备运转情况、进尺快慢以及规定的所有情况都应交接清楚。 2.9
进入取水层段应做好岩样捞取和钻探判层工作,做好钻进记录和简易水 文观测记录,并
及时向监理工程师通报。
遵守钻探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3、泥浆工艺 3.1
防止孔壁坍塌,采取的泥工艺如下:
泥浆性能指标设计 比重:1.10-1.15
失水量:小于20mL/30min PH 值:8-9 3.2
泥浆配制
粘度:20-22S 含砂量:小于1% 胶体率:大于97%
开钻前配制10-15M泥浆。将粘土清水混合搅拌,加入纯碱(纯碱加量为 粘土重量的4%左右)搅拌成泥浆,之后再加入适量 CMC空制失水,使泥浆性能 达到设计要求。通常使用的泥浆处理剂和加量:
CMC:0.1-0.2% ,烧碱:0.1%左右。钻进中利用地层自然造浆,加清水处理 剂进行调整。 3.3
泥浆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每班测量2次泥浆性能,并做好记录。
发现泥浆性能变坏时应及时进行调整,避免泥浆性能时好时坏大起大落。
专业资料精心整理
日常维护处理均应在钻进过程中在循环槽内进行缓慢加入清水和处理剂溶 液,边循环边调整泥浆性能,以保证地表和孔内泥浆同步调整。
勤维护处理、勤捞渣、定期清理沉淀池,保持泥浆性能。当泥浆固相含量 升高时,应及时开动振动筛。
钻进过程中泥浆急剧稠化,应及时排除部分稠浆,再加清水加处理剂进行调 整。进入取水段后严格控制泥浆比重小于 1.15,以减小泥浆对含水层的封闭侵 害。
机台应建立健全泥浆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泥浆处理剂、测试仪器和有关设 备的使用保管维护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
4、 防止孔斜措施
4.1钻机安装前做好场地平整,夯实塔脚,重点受力部位要用砼加固处理。 场地四周挖好排水沟。
4.2钻机安装要求作到三点一线(即天车、立轴、孔口),保持垂直。 钻进过程中,地层变化及时调整钻进参数。尤其是地层由软变硬时, 慢转,待进1 — 2m后,再使用正常压力、转速钻进。 4.3
达到设计孔深时,进行孔斜测量,采用 JXY-2型测斜仪测斜。若发生 超差现象应采用
要轻压
定向钻孔纠斜。
5、 成井工艺
物探测井:采用SJJ— 3A激发电位仪进行物探井,该设备是目前国内较先进 的测井仪器,微机处理数据,液晶显示。所测的曲线有:自然电位曲线,根据水 电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SLT- 82)划分含水层,配合钻探取芯, 能够准确确定含水层顶、底板和含水层厚度。 5.1
保证井管上下垂直的技术手段
井管对接时,保证两井管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下管时采用两个方向吊线 使井管自然垂直,井管下完时用夹板固定井管,为了保证井管与孔壁之间距离匀 称,沿井管每隔5— 10M安装一组扶正器,确保井管居中。
专业资料精心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