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鲁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3 8:56: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最新考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解读] 1.掌握经纬网特点,能够熟练判读从不同角度绘制的经纬网图。2.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两点的相对位置、距离。3.理解并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4.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5.掌握等值线图的应用。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

概念 形状 特点 方向 长度 经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半圆 指示南北方向 都相等(约2万千米) 纬线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圆 指示东西方向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间隔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 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关系 4.经度和纬度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分布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1)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1)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2)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2)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 规律 的度数愈向西愈大 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半球 160°E~180°~20°W为西半球 特殊经纬度 5.经纬网的意义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确定对称点

①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②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③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三、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东西,经线定南北。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四、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

(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部位 地貌 A 山顶 B 山谷 C 山脊 D 陡崖 E 鞍部

考点一 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

1.(2010·大纲全国文综Ⅱ)下图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提示:sin 45°≈0.71)( )

A.1 300 km C.1 000 km 答案 B

解析 由图示读出,天然气管道大约跨20个经度,所在纬度约45°N,故计算公式为20×111×cos 45°(cos 45°=sin 45°),得出B答案最接近。 【考向立意】

该题以区域经纬网图为背景,主要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及应用。 【思维过程】

确定考查对象(天然气管道长度)→寻找提供计算的依据(经纬线长度)→结合试题提供的相关信息(sin45°≈0.71)→调运所学知识(非赤道和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计算并得出结论。 【误区警示】

一是不能有效确定试题考向与图示信息的关系;二是不能熟练运用非代表性经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 【预测展望】

1.利用区域经纬网计算两地间距离。

2.经纬网图的其他应用:判断两地位置、寻找对称点、确定最短航线及两地间最短距离等。

B.1 800 km D.2 100 km

搜索更多关于: 鲁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 的文档
鲁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p5a15jwgy6o2vs5ky6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