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过程中应穿(专用靴 ),以免污染煤样。 8、分析煤样的重量不少于(100 )克。
9、取全水煤样时,煤样应破碎到规定粒度,捎加掺和扒平后用( 九点缩分法),全水分煤样的制备要迅速。
三、判断
1、 分析煤样必须全部通过0.2mm的筛子。( √)
2、 人工采样时,如一次采出的子样重量不足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小重量应弃掉,再采一次作为一个采样单元。(× )
3、 煤按变质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褐煤、烟煤、无烟煤。( √) 4、 煤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煤的热分解和氧化。(× ) 5、 煤中矿物质是煤中水分以外的有机物的总称。(× ) 6、 煤中的无机组分有水和矿物质两部分。(√ )
7、 大于25mm的煤样,未经破碎不允许缩分。(√ ) 8、 煤是由古代植物组成的。( √ )
9、 制样室铺设的铁板厚度为6mm。(√ )
10、 储存煤样的房间不应有热源,不受强光照射,无任何化学药品。(√ ) 11、 在破碎成0.2毫米的煤样之前,通过0.2毫米筛子的煤立即装瓶。( ×) 12、 使用二分器缩分煤样,缩分前不需要混合。( × )
四、简答
1、 什么叫采样? 答:按照在规定的位置上,分别采取少量煤样,集合成一个煤样以供分析实验用,这个抽取过程叫做采样。
2、 标准煤样是什么?
答:具有高度均匀性、良好稳定性和准确量值的煤样。
3、 全水分是什么?
答:煤在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4、 为什么大于25mm的煤样未经破碎不得缩分? 答:因为煤炭是一种很不均匀的固体混合物,颗粒越大,越不均匀。质量相同时,粒度越小,颗粒数目就越多,就越容易分散均匀,缩分后留、其两部分煤样的性质就越容易达到一致。从这一角度考虑,缩分时煤样粒度越小越好,所以要求试样具有一定的分散度,以达到足够的缩分精密度。
5、 一个煤样应分几部分处理?为什么各部分必须以同一比例留样?
答:因为煤炭是不均匀物料,各部分的组成和特性可能相差较大,若不按同一比
例刘样,则合成煤样将在组成和特性上与原样相差较大而失去代表性。
五、论述
1、 论述采取煤样前有哪些准备工作和要求?
答:首先要仔细平整煤层表面,平整后的表面必须垂直顶,底板,采样点前面的底板必须清理干净,然后在平整过的煤层表面上,沿着与煤层层理相垂直的方向,由顶至低用粉笔和直尺化四条线,当煤层厚度在1.3米以上时,直线间的距离为100mm,当煤层厚度在1.3米以下时为150mm,若煤层松软,第二、三条线的距离可适当放宽,在第一、二条线之间采取分层煤样,在三、四条间采取可煤样,可槽均为50mm。
2、 论讨在煤流中的采样过程?
答:在煤流中采样时,可根据煤流流量的大小,以一次或分两次三次,横断煤流的断面,采取一个子样,分两次或三次采样时,按左右或左中右的顺序进行,采样的部位均不得有交错重复,采样器必须紧贴皮带,不允许悬空铲取煤流。
3、 叙述堆锥四分法缩分煤样的操作要点?
(1)从锥堆顶上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洒落下来,(2)将煤样锥堆摊平(3)缩分时,最好用十字分样法,并且将之放在扁平堆正中。
4、 为什么二分器的缩分精密度大于堆锥四分法?
用二分器缩分时,煤样是以煤流的形式往复摆动均匀给入二分器。每摆动一次,就摆过一定数目的格槽,煤样被分成一定数目的子样,加和各次摆动略过的格槽数目即为缩分时的子样总数目。二分器缩分是以多子样数目和大溜样量为基础,并且不存在堆锥四分法混合煤样时的粒度离析现象,所以,二分器的缩分精密度大大高于堆锥四分法。
5、 制样室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为了保证煤样缩制的准确度,制样室应当宽大敞亮,能避风雨侵袭,及其他外来的灰尘的干扰,要防尘,放毒设施,制样室内所有的房间都用水泥地面,粗碎房间进行堆铲的地方,还需要在水泥地面铺以适当面积的后6mm以上的钢板。
6、 为什么要对分析煤样的空气干燥状态做出量的规定? 答:做出该规定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为了保证制备出的分析煤样达到稳定状态后再进行各个项目的测定,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是因为随着煤质分析方法、煤炭利用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已不只作为一个其它基的换算依据,而已成为煤炭利用和贸易种的一项重要指标。
7、 刚磨制成的0.2mm的煤样是否可以立即装瓶,为什么? 不能。因为刚磨出的煤样水分还为与周围环境湿度达到平衡,一方面回使称取煤样时,质量长时间不能稳定下来难于称准;另一方面,会时煤样失水或吸水,而影响某些测定准确和精密度。
8、常用的煤的基准有哪四种?含义是什么?
答:常用煤的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四种。收到基是煤中全部的组合。不计算水分,其余成分的组合称为干燥基。不计算不可燃成分(水分和灰分),其余成分的组合称为干燥无灰基。
9、何谓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
答:以机械方式附着在煤表面上及较大毛细孔(直径大于10-5cm)中的水分称为外在水分。以化学力吸附在煤的内部小毛细管(直径小于10-5cm)中的水分称为内在水分。与煤中矿物质分子相结合的水称为结晶水。
10、何谓真密度、堆积密度?
答:在20℃ 时,不包括内、外表面 空隙的煤的质量同温度、同体积的质量比,称为真密度。
在20℃时,自堆积的煤的质量与同温度、同体积水的质量比称为堆积密度。
11、煤中水分对燃烧有什么影响?
答:水分的存在使煤中可燃物的含量相对减少。在燃烧过程中、水分因蒸发、汽化和过热而消耗大量汽化热。因此,煤中有效利用的热量随水分的增加而降低。水分含量过高,会使煤着火困难,影响燃烧速度,降低炉膛温度,增加化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同时使炉烟体积增加,从而增加了炉烟排走的热量和引风机的能耗。当水分大于45%时,燃烧无法进行。
12、何谓煤的的自燃?有哪些影响因素能引起这种现象发生? 答:当煤在空气中长期堆放发生氧化时,由于氧化过程放出的热量不能很好地散失掉。煤堆温度就会愈来愈高,当达到该煤的着火点时,堆煤就发生燃烧,这种现象称为煤的自燃。影响煤的自燃的因素有:煤质本身、温度的影响、受空气中臭氧的影响、粒度的影响、煤水分的影响。
13、何为煤的着火点?影响煤的着火点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有氧化剂共存的条件下,将煤加热到开始燃烧时的温度,就是煤的着火点。影响煤的着火点的因素有煤的挥发分含量愈低,着火点愈高;煤的灰分含量高,着火点高;风化后的煤的着火点下降;对于黄铁矿含量高的煤,因其易于氧化,着火点下降。
14、在火车上对洗中煤和粒度大于100mm的块煤,应该用什么方法取样?
答:在火车上取样时,对洗中煤和粒度大于100mm的块煤不论车皮容量大小,按斜线方向的五点循环法采取一个子样。
采制样附加题
1、制样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为什么?
答:制样过程包括破碎、过筛、掺合、缩分、干燥5个步骤。 破碎——减少粒度尺寸,减少煤的不均匀性; 过筛——筛出未通过筛的大块煤,继续破碎; 掺合——使煤粒大小混合均匀;
缩分——减少样本数量,使其符合保留煤样量;
干燥——除去煤样中的大量水份(潮湿无法破碎和缩分煤样才进行干燥)。 2、什么叫有代表性的煤样?
答:所谓有代表性的煤样,就是指所采的少量燃料能代表这一批燃料的平均质量和 特性,也就是所采的样品能代表总体,因为样品是由总体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得的许多子样掺合而成的,所以该样品无系统偏差。
3、试举例说明系统采样和随机采样有何不同
答:系统采样是指对煤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大体了解时所使用的采样方法,即按照煤质的变化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间隔、空间间隔或流量间隔内采取子样的方法,第一个子样在第一个间隔内应是随机采取的,其余的子样按选定的间隔采取。随机采样是对采样部位或采样间隔时间任意选定,并使任何部位的煤都有机会被采到的一种采样方法。对商品煤在火车上的斜线采样法和在输煤皮带上每隔一定时间的采样法都属于系统采样。这些方法都是在充分了解了煤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后制定的,也是无系统偏差的采样方法。
4 、影响采样精密度因素有哪些?
答:① 煤炭本身的均匀程度;② 子样数目;③ 子样质量;④ 采样工具的开口尺寸;⑤ 子样点的布置;⑥ 操作的规范性。
5、采样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答:① 要有足够的子样数,以保证采样精密度符合要求。② 每个子样要有一定的数量。③ 采样点要正确定位。④ 要有适当的采样工具或机械,这样可避免采样产生系统无误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