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品种的利用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 )
3.高产的群体结构要求群体的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株数要互相协调。( ) 四、名词解释 1.育种目标: 2.高光效育种: 3.理想株型育种: 五、问答题
1.现代农业对农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 2.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3.为什么要制定育种目标? 4.育种中适当矮化的意义?
第五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
一、选择题:
1.在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中根据单株的表现进行选择的原因( ):
A. 可靠性高B. 遗传力高C. 可靠性低 2.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B.经济条件D.作物类别
3.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长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以 上光照。
A.10 B.12 C.14 D.16
4.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短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 以下的光照。
A.8 B.10 C.12 D.14 5.小麦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
A.延长B. 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 6.玉米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
A. 延长 B.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 7.选择具有遗传效果的前提条件是有( )。
A.适宜的选择方法 B.优越的试验条件C.先进的实验手段D.可遗传变异 8.选择可以作为独立的育种方法来选育新品种吗? ( )
A. 可以 B.不可以 C.与其它育种方法相结合才行 D.未知 9.鉴定结果的可靠性与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 )。
A.试验地是否均匀 B.栽培条件是否适宜、一致 C. 当年的气候条件D. 鉴定方法的手段 E.材料 10.纯系学说的要点是( )。
A. 原始品种是多个纯系的混合物B. 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
C. 没有绝对的纯系 D.纯系内继续选择有效E. 原始品种是杂合基因型 11.引种的重要意义有( )。
A.获得新品种 B.获得新作物 C.丰富育种材料D.创造新基因E.育种成本低 12.引进外地或国外品种必须进行检疫,为什么?( )。
A.防止一切病虫害传入 B.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 C.防止一切杂草传 D.防止 新的杂草传入 E.防止伪劣种子传入 二、填空:
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2.原始品种群体出现自然变异的原因有: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20题) 1.高光效率是高产品种的生理特性,表现为较强的光合能力,低呼吸消耗,保持
较长时间的光合机能,适当的光合面积和较高的经济系数。( )
2.对农作物进行选择改良时,自花授粉作物一般只进行一次选择,异花授粉作物 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选择。( )
3.长日照作物如冬小麦,北种南引,则生育期延长,而南种北引时生育期缩短, 短日照作物如玉米,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时延迟成熟。( ) 4.纯系是异花授粉作物通过自交和单株选择而得到的后代系统。( )
5.为了从异花授作物群体中获得纯合的后代,必须在控制授粉条件下进行多次 自交选择。( )
6.无性繁殖作物,不管其基因型如何,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整齐一致的 新品系。( )
7.纯系学说说明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所以品种遗传性的稳定性和群体的一致 性是绝对的。( )
8.一个遗传性相对稳定、群体一致性状较好的品种,无论种植多少年,性状都不 会分离。( )
9.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作为育种手段,又可用于各种作物的良种繁殖。( ) 10.在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中,一般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就可以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