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1:42: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卷含答案

课时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1. (2018石家庄模拟)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 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张社会变型

( )

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 D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各派思想论争,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故D

C.否定了传统观念

解析:选D 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

项正确。A、B、C三项说法均太绝对,故排除。

2. (2018昆明一中检测)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 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 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 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 .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B. 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 .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解析:选C 孔子主张“贵贱有序”、“爱有差等”,并没有淡化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故A项错误;“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是为了 “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而非试图推动宗 法制度的复兴,故 B项错误;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以血缘亲情为基点,强调人们内在的 道德意识,以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使礼制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相适应,故 正确;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墨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故

D项错误。

C项

( )

3. (2018孝义摸底)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 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这反映了老子

A .以德治民的思想 C .休养生息的思想

B.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 D .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

A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是老子的治国

( )

解析:选C 以德治民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故 理念,不是老子的社会理想,故

B项错误;材料 “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

用慢火适当烹饪”即无为而治,故 C项正确;材料“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并不等同于反 对社会变革和战争,故 D项错误。

4. 荀子主张,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相反,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民。 这一主张体现了 (

A .法治思想 C .仁政思想

B.礼治思想 D .民本思想

”,“上天立下君主是为 A项错误,D项正确;礼治思

解析:选D 荀子认为“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 了人民”,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未体现法治思想,故 想和仁政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C两项错误。

1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卷含答案

5?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的理想社会被有的学者评论为“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 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 是工蜂和工蚁。”该学派是 (

A .儒家 C .墨家

B.道家 D .法家

A项错 C项错误;

解析:选D 材料讲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而儒家强调德治和仁政,故 误;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故

B项错误;墨家主张尚贤、节俭、兼爱、非攻,故

材料“蜂蚁社会”“法定程序”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及以法治国,该学派应是法家, 故D项正确。

6. “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 桐棺三寸(薄葬之意),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下列思想主张与材料 出自同一学派的是(

A .为政以德 C.

B.严刑峻法

无为而治 D .兼爱非攻

“其送死,桐棺三

解析:选D 为政以德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儒家重视丧礼,与材料 寸”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与法家严刑峻法无关,

故B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

与材料“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 ”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是说用茅草搭盖屋顶而不加修剪, 项正确。

7. (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检)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 者建成“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纵横家提出以上主张的原 因是(

A .诸侯争霸力图实现全国统一 B.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 C .政治改革运动引发战争不断 D. 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

解析:选B 诸侯争霸发生在春秋时期,其目的是实现局域性或者全国性的霸主地位 而非全国统一,故 A项错误;为适应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纵横家纷 纷鼓吹“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 ”,故B项正确;引发战争不断的是各国间实力对比 的消长而非政治改革运动,故

臆断,故D项错误。

8. 有学者指出:“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不是战国之后历代专制主义者所能泯

C项错误;“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 用栋木做椽子而不经刮削, 符合墨家的节用的主张, 故D

2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卷含答案

灭的,它所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更有难以估量的现实价值。”这说明

A ?历代以百家思想为官方思想 B.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 C ?百家思想符合现实社会需要 D ?历代君主企图扼杀各家思想

解析:选B 汉代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此后,历代基本上推崇儒学,故

A项错

( )

误;根据材料“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更有难以估量的现实 价值”可知“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故 B项正确;百家思想中有些是符合现实社 会需要,有些则不符合现实社会需要,故

9.

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的三百多首诗歌被分为《风》

《雅

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 D项错误。

《诗

》 《颂》三部分,每一部分各有侧重。下列篇章中具有“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 “赞颂 周族祖先开拓之功”等特点的是 (

A.

C .《鲁颂》

《关雎》 B.《公刘》 D .《伐檀》

故A项错误;《公

解析:选B《关雎》是国风,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刘》叙述周祖先公刘带领周人由邰迁豳的经过,与材料中 故B项正确;《鲁颂》产生于鲁国曲阜一带与材料中

“赞颂周族祖先开拓之功”相符,

“周王朝王城所在地”不符,故C项错

“赞颂周族祖先开拓

误;《伐檀》是国风,反映劳动者对统治者不劳而获的讽刺,与材料中 之功”不符,故D项错误。

10. 战国时期,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与北 方各国频繁接触,在文化领域孕育出了楚辞这样的诗歌体裁。材料表明

A .文化发展必须要地域交流 B. 楚辞改变了中国文化走向 C .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 D .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解析:选D 文化发展必须要地域交流的说法太绝对化,故

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

C项错误;根据材

( )

楚辞的影响,故 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楚国霸业有利于楚辞的出现,故

料“它在问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在文化领域孕育出了楚辞这 样的诗歌体

3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卷含答案

裁”可以得出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故 D项正确。

11. 如图为山西陶寺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朱书扁壶。有学者考证朱 砂刻画的符号为“文”字。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这一时期

A .长江流域的原始制陶业发达 B.刻画符号可能是文字的起源 C ?釉陶制品在经济生活中广泛使用 D ?已经掌握“釉上彩绘”烧制技术

解析:选B山西属于黄河流域,不是长江流域,仅一个朱书扁壶也不足以说明原始 制陶业发达,故 A项错误;作为史料,朱砂刻画的符号考证为

“文”字,可以用来研究文

( )

字的起源情况,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介绍朱书扁壶的用途,无法说明其在经济生活中广 泛使用,故C项错误;“釉上彩绘”烧制技术出现于唐朝晚期,新石器时代还没有掌握此 技术,故D项错误。

12. (2018安徽十校联考)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一个“安” 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这反映出

A?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 .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

解析:选D 材料中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之所以会出现

“字形歧异”的问题,同一

D项正确。 字,齐、燕各有

( )

个汉字出现多种写法,其原因正是由于战国时期政治分裂影响文字统一,故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 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 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 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

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

“周郑交质”。平王死

“周郑交恶”。

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 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 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 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

”,“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

4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psku3qqrh7u3cm9b9nu86wqu5roxb0038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