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节选)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短文中划线的词语“往往”能否去掉?请你写出这个词语的作用。 (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做比较 C. 打比方 D. 下定义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说明对象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
(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觉得下面图________最符合该段所描绘的景象。
一:池沼上一模一样两座桥。
二:池沼上一座桥,河边有堆砌整齐的石岸。
三:池沼上两座不一样的桥,河岸边有高低曲折的石岸。
【答案】 (1)不能,这个词语是大多数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 (2)B
(3)苏州园林;不对称的自然之趣 (4)三
【解析】【分析】(1)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不能,这个词语是大多数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2)B(3)苏州园林、不对称的自然之趣 (4)三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第二自然段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
(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气。
A. 慷慨激昂 B. 快乐骄傲 C. 恋恋不舍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 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________ 骄傲:________ 希望:________
(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答案】 (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解析】【分析】(1)连用三个以上(那么……)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结课短文内容,想像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点评】(1)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3.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________ ①指缝隙严密闭合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读了这段文字我知道了,瓢虫有两种,一种吃蚜虫,是________;一种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答案】 (1)顺顺溜溜;严丝合缝
(2)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3)益虫;害虫
(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这是反问。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
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①顺顺溜溜;②严丝合缝;(2)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3)益虫;害虫;(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这段话描写的是火烧云的另一个特点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描写。(静态动态)
(2)这段话中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展开想象,仿照语段写一段话。
这时,天空出现了________,过了一会儿,________。 【答案】 (1)形状变化多而快;动态 (2)一会儿;两三秒钟;一眨眼;一瞬间
(3)一只鹰,头向下,尾向上,张开双翅,像要俯冲下来似的鹰的一只翅膀不见了;好像合拢了一样,接着伸出两只锋利的爪子。看的人正期待它展翅飞翔时,它又变得模糊起来
【解析】【分析】(1)考查按课文内容的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语段整体感知语段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寻找文句中描写时间很短的词语相对简单,细读语段从文句中挑出来即可。
(3)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模仿题中所给的语段,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形状变化多而快、动态 (2)一会儿、两三秒钟、一眨眼、一瞬间(3)一只鹰,头向下,尾向上,张开双翅,像要俯冲下来似的鹰的一只翅膀不见了;好像合拢了一样,接着伸出两只锋利的爪子。看的人正期待它展翅飞翔时,它又变得模糊起来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描写时间很短的词语的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