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机构组成
总指挥: 游仡峰 副总指挥:王华林、黄文成 通信联络组:唐志平 技术组:胡文思 抢险救援组:阳华平 2.工作职责
(1)总 指 挥:启动和解除应急预案,指挥应急救援,配合上级和政府部门。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的具体行动,并实施决策。
(3)通信联络组
①负责收集、分析和传递现场信息,确保与总指挥或副总指挥、集团公司以及外部联系畅通;
②负责组织对事发现场的拍照、摄像工作;
③负责对外界的信息发布和报道;事故扩大应急后,负责向周边居民、社区的对外信息公告。
(4)技术组
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应急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及完善;
③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技术资料;
④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应急结果的评估及复工方案。 (5)抢险救援组
5
①实施抢险救援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负责抢险救援现场的安全防护,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④抢险救援结束后,报告总指挥,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四、预防与警报 (一)危险源监控
1.对办公、生活区域和施工场区的危险源,采取定期检查、日常值班巡逻、作业过程专人监护。
2.预防控制措施 (1)建立动火审批制度
现场动火均按二级动火作业要求实施,二级动火证由项目防火负责人填写,报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动火。
(2)建立临时设施防火制度
①临时设施应远离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使用不燃材料搭建围蔽和骨架(门窗除外),氧气、乙炔气瓶、油漆稀料等危险品仓库设置在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25m之外。
②施工现场按规定设有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得小于3.5m,保证临警时消防车能停靠施救。
(3)建立日常防火教育制度
①新职工、外来工上岗前必须进行防火知识、防火安全教育,并做好签证登记;
②根据生产特点对职工、外来工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教育; ③定期组织一次义务消防队培训、演练;
6
④施工现场设立防火宣传栏和防火标语。 (4)建立防火检查登记制度 ①班组实行班前、班中、班后检查;
②每月由现场防火责任人带队,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现场或区域进行全面检查;
③认真做好动火后的安全检查; ④认真落实整改隐患的跟踪、复查。 (5)建立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①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量不准超过3天的使用量; ②易燃易爆物品设专人看管,严格收发、回仓手续;
③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露天存放;要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防火警示标志。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④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照明使用防火、防爆装置的电气设备; ⑤严禁携带火种、手机、对讲机及非防爆装置的照明灯具进入易燃易爆物品仓库。
(6)建立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①施工现场一切电气安装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②施工现场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由有上岗操作证的电工进行安装管理,认真做好班前班后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并做好每日检查登
7
记;
③电线有磨损、老化的要及时更换,电气设备和电线不准超过安全负荷;
④不准使用铜丝和其他不合规范的金属丝作照明电路保险丝; ⑤加强对碘钨丝、卤化物灯的使用管理;
⑥室内、外电线架设应有瓷管或瓷瓶与其他物体隔离,室内电线不得直接敷设在可燃物、金属物上,要套防火绝缘线管。
(7)建立动火作业制度
①焊、割作业必须由有持证焊工操作,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十不烧”的规定。
②严格执行临时动火作业“二级”审批制度;
③动火作业必须按防火安全技术措施要求进行;严禁对盛装过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接。
④高处焊割作业,应用不易燃物品在施焊点附近隔断,以防止火花落下。在焊点垂直下方,尽量清理易燃物,做好防范措施后方可施焊。
⑤动火作业结束后,认真做好落手清工作,及时清理现场残留火种,防止死灰复燃。
3. 防火重点部位(变配电间、各类物资仓库、危险品仓库、木料、废木料堆场、易燃易爆废弃物品堆放场所),按规定配置充足有效的消防灭火器材,不得借故移作他用。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水源、管道。
4.生活区、办公区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在电线上晾挂衣物,不准在宿舍内使用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