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探索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事物的特征或原理。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因此, 如何改进说明文的教学方法,提高说明文的教学艺术,也是中学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探讨的课题。下述几方面 是提高说明文教学艺术的有益尝试。 一、巧选突破口,创造最佳学习情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脑细胞的活动加快,神经紧张,因而, 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记忆力都处在最佳发挥状态,这就是学习的最佳情境,我们就应该巧选突破口,创造利用 最佳情境,使学生从看似平实、浅近的说明文中,发现闪光、生动的内涵,产生极大兴趣。钱梦龙老师在上《 中国石拱桥》时,先出示教学挂图——“中国石拱桥”,让学生先不要看课文,说明一下大拱和四个小拱之间 的位置关系,于是学生纷纷回答:“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大拱两边的顶部有四个小拱”;“桥身的 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学生们“心有所思,口不能言”急欲看书,这时教师让他们打开课本,体会“各 有”与“肩”字使用的准确。教师改变抽象说教的教学方法,先用这种教学突破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给学 生一种新鲜感,对新知识吸收表现出优势的兴奋中心,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采用形象化手段,利用直观教具
说明文的内容,包括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有的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第 1 页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感性知识入手 ,采用形象化手段,利用直观教具,化抽象为形象。这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一般规律。 有些说明文如按常规来教,从自读开始,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就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创造形象化的 情境,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途径得到感知,发挥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求知的主动性和吸收新知识 的欲望,就是教师的匠心所在。如有的老师教《食物从何处来》一文,分别画出“自养”和“异养”的循环图 表,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获取食物的途径,弄清课文中的“食物”的概念和动、植物不同的取得“食物”的 规律;在上《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把绘有八种云形态的挂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有关说明, 揣摩画面上各种形状的云,看谁“对号入座”得又准又快。
形象化的手段,可以通过幻灯,电影教科片、录音、实物等等,用这些手段,可以把事物的形象展现出来 ,因为有些说明对象的形态或动态,往往是一般人不能亲眼目睹或身历其境的。教师通过形象化手段,使直观 性与生动性得到统一,提高学生的情绪,活跃思维,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三、品味说明文语言独特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的审美欲 说明文的语言之美,往往被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所掩盖,被其他文体的文学之美所淹没,所以,在教学中领 会说明文语言之美,往往成为薄弱的环节。根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生动、通俗、形象,富有情趣的特 点,我们可以将说明文语言粗略归纳出四个美学特征:通俗之美、明晰之美、简洁之美、智性之美。用这种美 学思想指导教学,与学生一起
第 2 页
细细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美之所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 说明文往往要说明人们不易亲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这就要求将陌生的对象亲近化、深 奥的内容通俗化。如银河是十分遥远、博大,而且从人的知觉角度来说显得抽象的事物,有的老师在教《宇宙 里有些什么》,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说明银河、太阳、地球的关系的比喻句,通过“铁饼形状”“美丽的环 ”“套在地球周围”,学生很容易将遥远、陌生、深奥的银河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此熟悉,如此贴近, 一抬头便可在茫茫的夜空中找到它,深深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通俗之美。
在教《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课时,教师抓住课文一开头就点出“雄伟壮丽”这一总特点,文章从命题到 材料取舍,整体与局部的处理及其表现手法的运用,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条理分明,富于变化,让学生体会 作者怎样在简洁中总体把握大会堂的特征,从清晰的思路,精当的表达中学习说明文语言的简洁之美。
四、选用多角度、多方位的比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辨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与认识事物一样,只有在互相联系和比较中,才能找到本质规律。把比较法引进说明文教学的课堂,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开拓思路。于漪老师在上《晋祠》一课 时,就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先快速听写辞典中关于“晋祠”的条目,让学生对照课文相应的内容,仔细辨 别异同,进行交流。这是听说读写多功能的训练。接着教师从一般阅读比较,深入到定向阅读比较,请学生
第 3 页
比 较条目与课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点,指出哪种写法好,并说出理由,引导学生分别出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结构 形式,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六个方面作比较,通过比较阅读,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检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也培养一种良好的治学方法。说明文比较教学具体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1)单向比较。说明文中,不同事物,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有利于指导学生认清事物彼此间的差别, 抓住事物的特征。同一事物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有利于把握事物发展的不同 阶段的规律。 (2)多向比较。说明文教学的比较,亦可是多向的,即从多角度,多侧面, 多层次进行比较。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比较的鲜明点揭示出来,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把多篇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推动他们有意识地寻找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第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