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12项脊轩志》2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3:52: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项脊轩志 学习目标:

1、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真挚的亲情;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发感情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喜”“悲”之情; 2、学会借用细节描写抒发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1、品读法;2、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古建筑四大楼阁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楼都具有独特的美感,因此,历代文人骚客总是登楼借以抒怀。如崔颢登楼抒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慨叹;欧阳修登楼传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情趣;滕王阁是美的;王勃登楼挥洒“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共长天一色”的意趣等等。

然而我们今天要走进的项脊轩,却只是一所不起眼的破旧不堪的小阁子。但是它在归有光眼中,却能与四大名楼媲美。因为它承载了自己的歌哭欢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去感受他的悲欢离合。 二、字词检测 1、字词

室始洞然:明亮洞彻的样子 亦遂增胜:光彩。 迨诸父异爨:及,等到。 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何竟日默默在此:全部,整个 比去:比,及,等到;去,离开。 殆有神护者:大概,恐怕。 2、翻译

1)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

(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 三、研读课文

(一)初读——整体把握

(1)思考:这篇文章的文眼是什么?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哪些可悲与可喜之事? 学生读课文,前后同桌四人一组讨论 明确: 可喜之事:

修葺小轩

破败不堪——舒适幽静 修缮前的项脊轩有三个特点:

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阴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寥寥数笔,点出了项脊轩的特点,同时在文中我们也可以感

受到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为后文修缮后的样子作反衬。 可悲之事:

1、叔伯分家,大家庭崩溃

2、妪忆母亲,触动失母之悲

3、追忆祖母。长号不自禁

4、伉俪情深,阴阳永相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归有光追忆往事,惘然,凭吊个人遭遇的不幸,写出了对家道中落身世的惋惜

和哀鸣,也写出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二)再读——品读细节 问题:

文章回忆和叙写了项脊轩的几番人事,抒发了悲喜之情。那么,哪些片段让你难以忘怀呢? (学生交流讨论:可能会涉及的几点) (1)分家:

随着墙的出现变化,原先井然有序的大家庭已土崩瓦解,可以想象,原先整洁宽敞的大家庭被分割成许多块,看上去不顺眼,走起来不顺当,听起来不顺耳。甚至可以想象诸父分家分财产时,你争我夺的情景都有可能出现。这一切怎能不叫作者伤心悲痛怨恨?然而,面对这一切,作者只能是“无奈”。

(2)妪忆母亲: ①学生回答细节:

“某所,而母立于兹”“以指扣门扉”“儿寒乎欲食乎”。 ②为何“余泣,妪亦泣”?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老妪讲述完母亲对姐姐的疼爱,自然会想到自己小时候也同样享受这般母爱,可如今母亲早逝,而母亲的遗踪却处处可见(“先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12项脊轩志》2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qfwj7idy49sc9l3ppnv1xep036fj70199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