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年整理)(完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18:44: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完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完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全部内容。

(完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隔离预防制度

为严格控制传染病的扩散,进一步落实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病例的隔离工作,预防相关疾病的医院感染,经医院研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隔离的管理

1. 各科室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落实相关疾病的

隔离工作。

2. 在新建、改建或扩建时,医院感染委员会应对建筑布局进行审查,使其符合医院卫生学

要求,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3. 科室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

4. 各科室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

离方式和防护技术。

5. 各科室建立并保持科室个人防护用品的基数,随时补充,随时可取。 6. 科室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二、患者的隔离

1. 针对所有的患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2.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

途径传播),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 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应分开安置。条件受限时,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

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4. 隔离病室应悬挂相应的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出入。

5. 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隔离预防措施(见附表)。

(完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三、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1. 医务人员在接诊所有患者时,应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依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风险选用

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2. 已知患者所患感染性疾病时,应根据该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 附件各种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措施 附件

消毒灭菌制度

为保障我院医疗器械及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因消毒不规范导致的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

1. 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均

由消毒供应室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

2. 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3.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

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4.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5. 不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物品(输液网兜、换药盘等)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如遇

污染及时消毒.

6. 诊疗环境表面保持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

7. 感染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用双

层医疗垃圾袋盛装,并贴上标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照《消毒技术规

搜索更多关于: (2021年整理)(完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的文档
(2021年整理)(完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qgtk91rht02ra61x73m28mwx147wg01cy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