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校本策略
研究
课题名称: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校本策略研究 关键词: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策略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其他 研究类型:其他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我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强,部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学校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训方面也作了多样化、多元化的初步尝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素娜.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探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53-56.
[2]欧启忠,张青.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3(18):56-58.
[3]赵兵川.山西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34-136.
[4]马若明.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5]樊文芳,张军征.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问题及培训改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1):52-55.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主持人冯锦花为主管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务处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其实践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一线上,多次参加县、市级教科研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参加过国家级字理研究课题和国家教育部“十二五”子课题的研究。其他课题组成员欧爱萍、赖元艺、卢燕君、何玉梅和刘伟玲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7岁,均为学校一线骨干教师,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1人。他们信息化教学观念强,且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操作技能技巧;教学经验丰富,书面表达能力很强。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学校负责人及教师对课题研究工作全力支持和指导。学校建有规范的图书室和阅览室,教师用书资料丰富;学校开通了100M光纤,每个老师都配备了电脑,方便查找资料和开展培训工作;每个班都配备有规范且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方便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同时,学校拟拨5000元作专项研究经费。这些都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
预期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