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组织与实施
一、对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认识
所谓的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是指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促进幼儿音乐的教育.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不论是在户外活动还是自主游戏时间,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唱唱跳跳,或者搬弄一些能发出声响的物品敲敲打打。因此,音乐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幼儿园课堂中,它还应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让温馨和谐快乐的游戏无时无刻的陪伴着幼儿。 使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让幼儿在享受美的音乐同时得到快乐,这是老师需要去努力的目标。[1]
二、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游戏创造的快乐 在音乐活动中,要真正做到“尊重”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儿童观。我们要重视幼儿内心的感受和对幼儿兴趣的培养。我们应该欣赏幼儿特有的表现方式。在音乐活动中,我认为要注意用眼神和手势鼓励每一个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特别是那些胆小、内向的幼儿,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应该积极地给予鼓励和赞美:“××你真棒!”“表现得好极了,大家欢迎!”
三、丰富的音乐内容,是突出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首要前提 教师在选择音乐素材时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音乐活动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教育性和艺
术性的内容进行活动,避免单一,运用多样化的内容,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喜爱。
很多音乐里面有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和人物形象,有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写照,还有具有民俗特色故事的吸引。作为一名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注意整理和收集,储备丰富的音乐素材,随时为孩子们提供喜爱的音乐。[2]
四、灵活、自由的组织形式,是突出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重要手段
幼儿天生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探索、好表现。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会事半功倍。因为游戏活动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自由、灵活、丰富多彩,使幼儿体验到“玩”一样的感觉,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
1.趣中学、趣中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趣味性的音乐游戏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愉悦的投入到活动中去。教师可根据幼儿好玩、好表现的特点,在音乐活动中注意情趣性,音乐、游戏要能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要有目的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音乐活动,满足幼儿被接纳的心理要求,并产生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情感。[3] 2.乐在奇中
幼小的孩子们个个好奇、好问、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什么都想知道,永远都有问不完的问题。正如杜威所说:“好奇、好问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活动,特别是以游戏中的探究活动为中介的。根据幼儿好奇、好模仿的特点,不断提供新的刺激,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浓厚的好奇心。 3.乐在创造中
《纲要》中指出:通过艺术活动表现心灵美、自然美、创造美的形象。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的图画、咏唱、各种形体表现都充满着童真之美,他们不拘一格的自编歌词,兴高采烈的手舞足蹈都富有个性的创意。这些稚嫩而新颖的创造性表现需要教师以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更需要引导他们不断的创新。 4.乐在动中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我们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用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形体动作。从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元素入手,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动起来。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所以律动正好符合这一年龄特征。通过游戏活动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5.乐在参与中
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教师抓住幼儿好表现的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