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备考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要点总结彩笔标注表格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21: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层 或者为细粒土(中等交通)时应设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2、常用的基层材料: (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半刚性)(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柔性) ①级配砂砾、级配砾石基层可用做次干路及以下道路的基层。为防冻胀和湿软,天然砂砾含泥量≤砂质量的10%,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20% ②级配砾石用作底基层时,最大粒径<53mm,用作基层时≤37.5mm。 3.性能主要指标:(1)应满足结构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以及水稳定性和抗冻性的要求。 (2)不透水性好,底基层顶面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 ③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2、基层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的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选择基层材料。 ①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 ②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 ③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④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3、基层宽度: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摊铺机施工时) 4、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5、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 基 层 施 工 基层特性 无机 结合料 基层 常用 基层 材料 1、基层的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1. 定义:孔隙率小、结构密实、透水性小、水稳性好、适于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合理的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稳定材料施工基层。(孔实偷吻鸡精) 2. 分类:(1)水泥或是石灰稳定材料(水泥、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稳定粒料) (2)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或稳定粒料 1.石灰稳定土基层: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及早期强度不及水泥稳定土,强度随龄期增长,温度低于5℃时强度几乎不增长。干缩和温缩十分明显,石灰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2.水泥稳定土基层:有良好的板体性,水稳性和抗冻性比石灰稳定土好。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而导致裂缝(基层开裂)。水泥土只能做高级路面的底基层。(强度最高)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应用最多最广的是石灰粉煤灰类的稳定土,简称二灰稳定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抗冻性。早期强度低,随龄期增长,温度低于4℃时强度不增长。抗冻性比石灰土高很多,也有收缩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禁止用于高级路面的基层,只能做底基层。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 基层施工技术 石灰稳定土基层 与 水泥稳定土基层 材料与拌合 1.施工技术 ①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 ②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准确,且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③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骨料的颗粒组成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④拌合前,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颗粒。 ⑤宜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拌合应均匀, 2.质量检查与验收 (1)石灰稳定土 材料—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黏土、黏土,塑性指数大于4的砂性土亦可使用,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宜用1~3级的新石灰,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3.宜使用饮用水或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为6-8)。 拌合—石灰最佳含量和石灰土的最佳含水量达到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要求。宜采用集中拌合,石灰应过筛。 二灰混合料 (2)水泥稳定土 材料—①应采用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4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级及以上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②选用塑性指数10-17的粗粒土、中粒土,均匀系数不得小于5 ,宜大于10 ③可选用砂砾、砾石、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煤矸石和粒状矿渣等,基层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底基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次干路及以下不得超过53mm。快、主的基层和路底基层以及其他道路的基层压碎值不得大于30%,其他道路的底基层不得大于35%。 ④集料中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25%。 施工技术: ①拌成的稳定土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水泥稳定土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运输与摊铺 ②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覆盖苫布) ③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 ④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湿润。 ⑤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施工技术: ①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②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活。 压实与养护 ③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④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⑤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 ⑥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质量检查与验收: 1.石灰稳定土 施工 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内。严禁用薄层贴补的方式找平。石灰土湿养的养生期不少于7d,养生期封闭交通。 2.水泥稳定土 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天后,摊铺上层材料。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洒水养护。 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 1.施工技术 ①原材料检验 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③采用厂拌方式(异地集中拌合),强制式拌和机拌制,配料准确,拌合均匀。 材料与拌合 ④拌合时应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碎石)和水均匀拌合。 ⑤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2.质量检查与验收 材料—粉煤灰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总量大于70%,在700℃的烧失量≤10%。细度满足比表面积大于2500c㎡/g,或90%通过0.3mm筛孔,70%通过0.075mm筛孔。砂砾经破碎、筛分,最大粒径小于37.5mm。 拌合—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合。应做延迟时间试验。集中拌制。 ①运输中应覆盖,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遗撒、扬尘措施。 运输与摊铺 ②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③摊铺时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 ①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l00mm。 ②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压实与养护 ③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④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常温下养护期为不低于7天。 质量检查与验收 1.混合料在摊铺前的含水量宜为最佳含水量±2%。摊铺中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时,及时翻拌。 施工 2.潮湿养护,常温下不少于7d。 3.采用喷洒沥青乳液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 4.养护期封闭交通。需通行的机动车辆应限速,严禁履带车辆通行。 以上三个的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检验项目均为: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拌合均匀性,基层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 级配砂砾、 级配砾石基层 材料与拌合 运输与摊铺 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 ①技术指标符合规范 ②采用厂拌方式(异地集中拌合),强制式拌和机拌制,级配符合要求。 ①运输中应采取防止遗撒和防扬尘。 ②宜采用机械摊铺且厂拌级配碎石,级配砂砾应摊铺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骨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③两种基层材料的压实系数均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应按虚铺厚度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应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 ①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 ②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 ③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 ④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压实与养护 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合成材料 1、土工合成材料是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各类型产品;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 2、功能与作用: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1.目的:提高路堤稳定性。 路堤 2.土工格栅、土工织物、土工网等土工合成材料均可用于路堤加筋,其中土工格栅宜选择强度高、变形小、糙度大的产品。土工合成材加筋 料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撕破强度、顶破强度、握持强度。 3.施工原则是充分发挥土工材料的加筋效果。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受力方向处的连接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设计抗拉强度,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150mm 。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后宜在48h以内填筑填料,以避免其过长时间受阳光直接暴晒。填料不应直接卸在土工合成材料上面,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宜大于lm,以防局部承载力不足。卸土后立即摊铺,以免出现局部下陷。 4.第一层填料宜采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当填筑层厚度超过600mm后,才允许采用重型压路机。边坡防护与路堤的填筑应同时进行。 工程应用 台背 路基 填土 加筋 路面 裂缝 防治 路基 防护 施工 质量 检验 过滤与排水 基本要求: 1.目的:为了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加筋台背适宜高度5-10m。材料选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20℃时抗拉强度纵向大于6,横向大于5,拉伸模量大于100,台背填料应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压实性能,以碎石土、砾石土为宜。 2.土工合成材料与构筑物应相互搭接,并在相互平行的水平面上分层铺设。在路基顶面一下5m的深度内,间距不大于1m。纵向铺设长度上长下短,可采用缓于或等于1:1的坡度自下而上逐层增大,最下一层的铺设长度不应小于计算的最小纵向铺设长度。 3.施工程序:清地表——地基压实——锚固土工合成的材料、摊铺、张紧并定位——分层摊铺、压实填料至下一层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标高——下一层土工合成材料锚固、摊铺、张紧与定位。相邻两幅加筋材料应相互搭接,宽度宜不小于200mm,并用牢固方式连接,连接强度不低于合成材料强度的60%。台背填料应在最佳含水量时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宜不大于300mm,边角处厚度不得大于150mm。 1.采用玻纤网和土工织物。应满足抗拉强度、最大负荷延伸率、网孔尺寸、单位面积质量等要求。玻纤网网孔尺寸宜为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土工织物应能耐170℃以上的高温。 2.施工程序:路面裂缝处理要点:旧路面评定→旧路面清洁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固定→撒布粘层油→铺沥青面层 3.为防止新建道路的半刚性基层养护期间的收缩开裂,将土工合成材料置于半刚性基层和下封层之间。 路基防护主要包括:坡面防护;冲刷防护。 坡面防护 1.土质边坡防护可采用拉伸网草皮、固定草种布或网格固定撒草种。岩石边坡防护可采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沿河路基可采用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土工模袋等进行防冲刷保护。 2.土质边坡防护的边坡坡度宜在1:l~1:2之间;岩石边坡防护的边坡坡度宜缓于1:0.3。 3.土质边坡防护步骤:整平坡面,铺设草皮或土工网,草皮养护。 4.岩石边坡防护步骤:清除坡面松散岩石→铺设固定土工网或土工格栅→喷射水泥砂浆→岩面设置排水孔 冲刷防护 1.冲刷防护是保证路基坚固与稳定的重要措施。包括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和土工模袋两种方法。 2.土工织物软体沉排的排体材料宜采用聚丙烯编织型土工织物。土工织物软体沉排防护应验算排体抗浮、排体压块抗滑、排体整体抗滑三方面的稳定性。 3.土工模袋是一种双层织物袋,内填充流动性混凝土、水泥砂浆或稀释混凝土。采用土工模袋护坡的坡度不得都与1:1,确定土工模袋的厚度应考虑抵抗弯曲应力、抵抗浮动力两方面因素 4.土工模袋不允许在沿坡面的分力作用下产生滑动。 5.模袋铺设流程:卷模袋——设定位桩及拉紧装置——铺设模袋。模袋铺设后及时冲灌混凝土或砂浆并及时清扫模袋表面、滤孔和进行养护。 可单独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或与其他材料配合,用于暗沟、渗沟、坡面防护,支挡结构壁墙后排水,软基路堤地基表面排水垫层,也可用于处治翻浆冒泥和季节性冻土的导流沟等。 1. 土工合成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外观无破损、无老化、无污染。 2. 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铺设、张拉、固定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后无皱折,紧贴下承层,锚固端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 接缝连接强度应符合要求,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施工质量资料: 1. 包括材料的验收、铺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2. 加强旁站监理和施工日志记录。

备考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要点总结彩笔标注表格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qv7u534cf7s7tu43p391qw0b8cvba00t5s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