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会根据地下埋藏的六万多根磁钉感知自己的位置,只需要9个工作人员就实现了智能码头的生产控制.
“中国天眼”FAST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受宇宙深处的电磁波.其设备中有4千多块反射面板,每一块都可以转动,使人类观测太空不再存在死角……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小明决心学好物理,打好基础,为祖国未来的进一步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1)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地面下埋藏的磁钉周围存在__磁场__. (2)白雪皑皑的雀儿山的“白雪”是水蒸气__凝华__(填“凝固”或“凝华”)形成的.
(3)从文中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做出正确回答,要求与上述两问不重复.
提问:__“排水量达25万吨”中的“排水量”指的是什么__? 回答:__排开水的质量__.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是时时刻
s刻一样的, 所以由公式v=求得的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t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为了更精确描述物体通过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也叫瞬时速
度),往往取通过该位置附近的小距离Δs及通过该小距离所用的小ΔsΔs时间Δt之比,近似表示通过该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瞬=).
ΔtΔt如图为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04 s) (1)小球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__否__(填“是”或“否”). (2)B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2__m/s.
(3)小球下落时的能量转化为__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__(不计空气阻力).
5.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扫地机器人是一款能自动清扫的智能家用电器,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防滑轮皮采用凹凸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充电座两侧有两个像海豚和蝙蝠一样导航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机器人在充电座的引导下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若该机器人向障碍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01 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约为__17__cm.(设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2)采用凹凸材质的轮皮,可增大机器人与地面间的__摩擦力__,机器人返回自动充电是通过__超声波__(填“红外线”或“超声波”)导航的.
6.(2019·潍坊)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8分钟
2019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全世界,
同时宣告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短短8分钟的表演却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
闭幕式上,演员穿着目前国内最大尺寸的熊猫木偶道具进行轮滑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达到最佳表演效果,需要严格控制道具的质量,初选材料做出来的道具约为40 kg,为减小道具的质量,制作团队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经过反复对比和测试,最终确定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作为制作材料.最终版的熊猫木偶道具质量仅为10 kg.
装载着大屏幕的机器人与轮滑舞者进行了互动表演,为体现冰雪主题,大屏幕也使用了新技术,让它们看起来像是用冰雪制成的“冰屏”,每块“冰屏”长3 m.为保证“冰屏”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冰屏”的整个结构非常精密,卡槽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达到微米级.经过风洞测试,每块“冰屏”都能承受15 m/s的风速,目前我国的“冰屏”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舞台上要求演员衣服轻薄,动作舒展流畅.由于现场气温低至-3 ℃,为做好演员的保暖工作,超薄保暖服采用了超级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发热膜,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保暖服可在-20 ℃ 的环境中工作4小时,确保了演员穿着舒适和演出成功.
(1)熊猫木偶道具选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作为制作材料,除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外,还因为这些材料__密度__较小.
(2)演员在地面上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__非平衡力__(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3)在对“冰屏”进行抗风能力的风洞测试中,让屏幕正对风的方向,若增大风速,风对屏幕产生的压强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给保暖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__化学__能;保暖服通电发热是通过__做功__(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增加保暖服的内能.
题型之四 多选题
类型1 光学
1.(2019·齐齐哈尔)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合理的是(AC) A.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B.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一倍焦距
D.生活中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
2.(2019·沈阳)如图所示,小华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选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并将其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处,光屏和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实验时,应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B.若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0 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等大清晰的像
C.若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40 cm~50 cm刻度之间,移动光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