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D 由①可知废水中一定含Na;由②可知一定含S ;由③④可知,白色沉淀完全溶于NaOH溶液,
3+2+3+2+3+
则一定含Al,不含Fe、Fe、Mg;因溶液呈酸性且Al、C 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一定
++3+
不含C ;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含K。由上述分析可知,酸性废水中一定含有Na、Al、S ,一定不
2+3+2++
含Fe、Fe、Mg、C ,可能含有K。故选D。
+
11.答案(1)N Al(OH)3↓+HC (3)防止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有利于沉 0.4 (2)Al +CO2+2H2O
3+
淀的生成,使沉淀容易分离 (4)已知的N 、Al所带的正电荷总量小于S 所带的负电荷总量,
+
依据电荷守恒定律,一定有K存在
解析(1)由①可知,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条件下产生的气体是氨气,标准状况下448m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则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 ,浓度为
--
--
=0.4mol·L。
-1
(2)实验②中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溶液乙得到1.02g氢氧化铝沉淀,同时生成碳酸氢钠,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Al +CO2+2H2OAl(OH)3↓+HC 。
(3)通入过量CO2充分反应后,需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加热再过滤,其目的是防止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有利于沉淀的生成,使沉淀容易分离。
3+
(4)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计算出每50mL溶液中含有0.02molN 、0.02molAl、0.05molS ,
3++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因为n(N )+3×n(Al)<2×n(S ),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K。 12.答案(1)①Cu、Fe、Mn
-2++2+3+
②I、Si 、Mg、Ag、Ba、Al C
③Al 、K Al+3HC ④BaCO3 BaSO4 (2)Ba+2OH+2HC (3)HCl(或HNO3)
2+
-2+
2+
-
-
+3+
-
Al(OH)3↓+3CO2↑
-
BaCO3↓+C +2H2O
BaSO4和BaCO3,且
解析(1)Ⅰ.溶液无色透明,说明有颜色的离子Mn 、Fe、Cu不存在。Ⅱ.加入过量的硝酸,产生气
2++2+3+
体并得到无色溶液,推知一定存在C ,则能与C 反应的离子Mg、Ag、Ba、Al都不存在;由于--
I、Si 能与硝酸反应分别生成I2(使溶液呈黄色)、H2SiO3白色沉淀,所以I、Si 也不存在。Ⅲ.碳酸氢铵先与过量的硝酸反应产生CO2,然后与铝离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则可逆推原溶液中含有Al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知,溶液中只有一种阳离子K存在。Ⅳ.在Ⅲ所得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铵和硝酸铵,刚开始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时,发生反应:2NH4HCO3+Ba(OH)2(少量)BaCO3↓+(NH4)2CO3+2H2O。仅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判断硫酸根离子是否
-存在,所以,白色沉淀B中一定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2)碳酸氢铵中铵根离子结合OH的能
-2+
力比碳酸氢根离子的弱,所以,碳酸氢根离子优先与OH反应生成C ,C 再结合Ba生成白色沉淀。(3)从图像上看,部分白色固体溶于Y溶液,碳酸钡溶于盐酸或硝酸,则0.5mol固体B中含0.2molBaSO4、0.3molBaCO3。
13.答案(1)Ba(NO3)2 HCl HNO3 Br2 AgNO3
-
(2)S S Cl
+2+
(3)BaSO3+2HBa+SO2↑+H2O
--(4)中和OH,防止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
(5)会氧化S 生成S ,对S 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确定S 和S 是否存在
+-
(6)SO2+Br2+2H2O4H+S +2Br
解析加过量试剂①产生白色沉淀A,再加试剂②时产生气体E。试剂①应为Ba(NO3)2溶液,则A为
-BaSO4和BaSO3,试剂②为盐酸而不能为硝酸。气体E为SO2,则试剂④应为溴水。检验Cl时应用AgNO3和稀硝酸,所以试剂⑤为AgNO3溶液。 14.答案(1)A (2)AB CD
+3+
(3)3S2 6S +4Cr2 +26H +8Cr+13H2O
3+3+3+2+2+
解析某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Cr,同时还含有少量的Fe、Al、Ca和Mg等,加过氧化氢溶液把亚
3+3+3+
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同时Cr被氧化为Cr2 ,加氢氧化钠调节pH=8,则Fe、Al转化为氢氧化铁
-+
-
2+2+
和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Cr2 、Ca和Mg等,通过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Ca和Mg,
3+
然后加Na2S2O3把Cr2 还原为Cr,再调节pH得到Cr(OH)(H2O)5SO4。
(1)加氧化剂的主要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同时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可以用Na2O2
代替H2O2。
3+3+3+3+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pH=8时,Fe、Al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和氢氧化铝沉淀,则Fe、Al被
2+2+
除去;通过钠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Ca和Mg。
-3+
(3)每消耗0.8molCr2 转移4.8mole,则1molCr2 转移6mol电子,所以生成Cr,S2 被氧
+3+
化为S 6S ,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2 +4Cr2 +26H +8Cr+13H2O。
2+
2+
2+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