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
装置Ⅱ中加入Ce4+,酸性条件下,NO与Ce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可吸收NO,3和NO2,
故B正确;
C.装置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反应Ce3+?e?=Ce4+,Ce4+从阳极口流出回到装置II循环使用,故C错误;
?D.装置Ⅳ中NO?2被O2氧化为NO3,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5价,O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
至?2价,氧化装置IV中1L2mol?L?1(2mol)NO?3,则转移4mol电子,消耗1molO2,即需要标准状况下22.4LO2,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流程分析可知,装置Ⅰ中加入NaOH溶液,可发生反应SO2+OH?=HSO?3吸收SO2,装
?4+置Ⅱ中加入Ce4+,酸性条件下,NO与Ce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3和NO2,Ce被还原为
Ce3+,装置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反应Ce3+?e?=Ce4+,Ce4+从阳极口流出回到装置II循环
2?+?使用,阴极发生反应2HSO?3+2H+2e=S2O4+2H2O,进而得到保险粉Na2S2O4,装置Ⅳ??中NO?2被O2氧化为NO3,NO3与NH3得到NH4NO3,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流程、元素化合物与反应原理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以及物质的性质,难度中等,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原理是解答关键。 【解答】
A. 向稀硫酸中加入Cu,加热,并通入空气,发生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 H2SO4可与Na2Si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H2SiO3沉淀,因此该白色沉淀不一定是硫酸盐,B错误;
C. 若物质c中含有铁红或磁性氧化铁,同时含有Fe单质,铁红或磁性氧化铁与硫酸反应产生Fe3+,Fe3+与Fe进一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2+,使溶液变为浅绿色,因此不能确定c中是否含有铁红或磁性氧化铁,C错误;
D. 硫酸是酸,溶液显酸性,遇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石蕊是有机物,因此物质d可能是某有机
坚持就是胜利!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物的水溶液,D正确。 13.【答案】A
【解析】解:A.实验Ⅰ中试纸中心区域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A正确; B.实验Ⅰ的试纸边缘变红,说明浓硫酸具有酸性,无法证明浓硫酸具有弱酸性,实际上浓硫酸为强酸,故B错误;
C.实验Ⅱ的实验现象说明加热浓硫酸与MnO2反应生成Mn2+、O2,该反应中M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浓硫酸表现了酸性,故C错误;
D.实验Ⅱ浓硫酸表现了酸性,没有表现吸水性,故D错误; 故选:A。
实验Ⅰ将浓硫酸滴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中心区域变黑,边缘变红,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酸性;实验Ⅱ中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接近无色(溶液中锰元素仅以Mn2+存在),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说明加热浓硫酸与MnO2反应生成Mn2+、该反应中MnO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浓硫酸表现了酸性,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实验,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发生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浓硫酸具有的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1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磺酰氯的制备,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一般。 【解答】
A.由题干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通冷却水的冷凝管装置有利于提高SO2和Cl2的转化率,故A正确;
B.Cl2中有HCl对制备无影响,为防止SO2Cl2的水解,装置②中盛放浓硫酸,故B错误; C.为减少磺酰氯的挥发,适宜用冰水冷却,故C正确; D.反应中SO2和Cl2是1:1,气体流量做相应的调整,故D正确。 故选B。 15.【答案】A
坚持就是胜利!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蒸馏实验、水解的应用、电化学腐蚀、环境污染等,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蒸馏实验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蒸馏实验利用的是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温度,因此还需要有温度计,故A错误;
B.明矾溶于水后Al3+会水解使得溶液显酸性,所以可以将铜锈溶解,故B正确;
C.青铜文物和铁质文物在潮湿土壤环境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即吸氧腐蚀,故C正确; D.火法冶铜以Cu2S和O2反应会生成SO2,该气体会污染环境;而湿法冶炼铜是利用Fe+CuSO4=Cu+FeSO4产物不会污染环境,故 D正确。 1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操作及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发生变性,产生白色沉淀,故A错误;
B.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观察到白色沉淀,故B错误; C.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由现象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C正确;
D.由现象可知,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可知苯酚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故D错误。 故选C。 1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污染物防治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题目所给
坚持就是胜利!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信息的应用等。 【解答】
A.pH小于5.6的降水称作酸雨,水反应生成硫酸,形成pH<5.6的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和氧气、酸雨,故A错误;
B.根据图可知,在300℃时,SO2和H2反应生成H2S和水,在100℃到200℃时,H2S和SO2反应生成S和水,故X为H2S,硫酸铜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可用CuSO4溶液检验,故B正确;
C.在100~200 ℃温度时发生的反应为H2S和SO2反应生成S和水,反应物无单质,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浓硝酸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为大气污染物,SO2+2HNO3=H2SO4+2NO2,工业上不可用浓硝酸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故D错误。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答】
A.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次氯酸根离子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 还原性:I?>Fe2+>Br?,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I?先反应,故B错误; C. 用石墨电极电解AlCl3饱和溶液,有Al(OH)3生成,故C错误;
D. 明矾、硫酸铁净水,都是因为Al3+、Fe3+水解生成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S2?+Cu2+=CuS↓ 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向溶液2中加入KMnO4溶液,溶液没有褪色 盐酸中Cl元素为?1价,是Cl元素的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会与KMnO4溶
2?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KMnO4溶液应该褪色,干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Sx+2H+=H2S↑
+(x?1)S↓ 根据反应4Na2SO3
??△??
?
?
Na2S+3Na2SO4可知,Na2SO3发生歧化反应,其中的S元
素化合价即可升高也可降低,能从+4价降为?2价,也应该可以降到0价生成硫单质
坚持就是胜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