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健康指导: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护理,如口腔卫生、进食方式、局部创口
的自我保护、预防感染的措施等。
口腔溃疡防治
口腔溃疡不一定是上火, 碰上口腔溃疡,多数人都以“上火”论治,猛喝凉茶,吃消炎药,这种做法有失片面。通常说的口腔溃疡病因尚不清楚,与该病有关的因素很多,心理与社会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营养缺乏等都会诱发溃疡,这些情况下喝凉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1.饮食过精也会口腔溃疡 城市人饮食过精,原来也与口腔溃疡的发生不无关系。拿大米来说,表皮中含有维生素B2、微量元素锌,但大米加工者为了让大米看起来白,吃起来口感好,把大米表层去掉,造成上述营养成分的丢失,吃多了这种大米缺乏这些营养物质,容易口腔溃疡。因此医生提醒人们平时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B2和葡萄糖酸锌。
2.复发性溃疡与免疫有关 对于常见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起来一般人多用外用药物搞定,由于没有针对病因,即使暂时有效,以后还会反复发作。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的病人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失调。另外,贫血、偏食、消化不良、腹泻、发热、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也是诱发因素。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重叠,就出现肌体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也就造成了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
[营养原则]
1保证B族维生素的摄入: 很多溃疡的发生与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特别是维生素B,烟酸等。很多日常生活的烹调行为与此有关。如洗米、蒸饭等,可造成B族维生素的大量丢失;长期进食精米面、长期吃素食,同时又没有其他的补充,很容易造成B族维生素的缺失。
建议:应做到主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进食糙米、瘦肉、奶类、硬果类食物。如果有吃素的习惯。应注意进食豆类制品和蛋类制品。 2.注意补充卵磷脂:
13
长期不吃鸡蛋黄导致的“烂嘴角”和口腔溃疡。就是因为缺乏蛋黄中富含的卵磷脂。 建议:每日进食鸡蛋1个,长期坚持,应能收到好的效果。
特别提醒:对已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可采用隔日进食一个鸡蛋的办法,不会导致血胆固醇增加。同时又能保证卵磷脂的摄入。 3.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
优质蛋白质是修复口腔溃疡创面所必需的营养素。牛奶、鸡蛋、瘦肉、海产品。豆类等均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每日应保证一定的摄入量。
建议:每日1袋牛奶、1个鸡蛋、2两瘦肉或海产、2两豆类制品,基本能满足常人优质蛋白摄入。在出现口腔溃疡后,可适当增加1袋牛奶或2个鸡蛋或1两瘦肉。长期吃素者,要保证豆类摄入,以满足蛋白质所需。
4.多吃新鲜的蔬菜(每日0.5公斤以上)、水果(每日2~3个)、多饮水(每日1500~2000毫升)、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对防治口腔溃疡都有帮助。 5.注意口腔卫生 经常出现溃疡者,不妨每日晨起用淡盐水漱口,可能有一定效果。 饮食禁忌
1.禁食辛辣、香燥食物避免生热化火,灼伤口腔粘膜。例如:羊肉、狗肉、辣椒、香菜、花椒、胡椒、咖喱及杨梅、樱桃。
2.禁食粗纤维、多渣、坚硬之物避免加强物理刺激,扩大溃疡面。例如:芹菜、梨、干果。
3.禁烟、酒、浓茶、咖啡。 4.禁食煎、烤、炸、腌制的食品。
舌下腺囊肿的治疗和护理
舌下腺囊肿,位于口底一侧粘膜与口底肌肉之间,形状如青蛙鸣叫时鼓起的咽囊又俗称“蛤蟆肿”。一般因舌下腺导管炎症、涎石或损伤等因素所致。
此病常见于青少年,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当囊体长大,表面粘膜变薄呈紫蓝色,并可延伸至口底对侧,或者沿口底肌肉间的筋膜薄弱处侵入颌下、颏下。也有囊肿将舌推向后上方,导致吞咽、语言、和呼吸困难的病例。
14
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及邻近腺体的囊壁。术后加压包扎,放置引流条,严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舌和口底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伤口局部放置冰袋冷敷或口含冰块,给予流质饮食(如鸡蛋糕、牛奶、果汁等),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每日用漱口液漱口,术后24~48小时后拔除引流条,3~5天限制说话,减少舌体运动,5~7天后伤口拆线。
伤口拆线后患者即可出院休养,出院后要注意休息,吃易消化食物,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伤口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复查。
狗咬伤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被狗咬伤后,首先应预防患狂犬病,因此在被狗咬伤后应在短时间内,到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再进行伤口治疗。狂犬病一般为厌氧菌感染,狗咬伤过的伤口,手术方法与一般外伤手术方法不同,小伤口在认真冲洗后,不进行缝合,伤口较深较大的,应冲洗后再缝合,并进行观察。
1 颌面部狗咬伤的特点:大部分伤口均为软组织撕裂。伤口不同程度被泥土、毛发、狗唾液等污染。严重者软组织撕脱形成组织缺损,造成形态和功能破坏。
2 全身情况的处理:颌面部软组织撕裂位严重与口腔穿通者,首先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血凝块、异物及分泌物,防止因组织移位、水肿、误吸等造成窒息,特别是儿童患者应同时给予吸氧、镇痛、输液、输血、等对症治疗,防止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待全身情况平稳后再行清创。
3 创面的处理:由于颌面部狗咬伤的创面同是被含有大量厌氧菌和需氧菌的狗唾液污染,所以更易发生感染。常用双氧水及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尽可能将污染伤口变为清洁伤口,缝合时注意消除死腔,置放引流条,适当加压包扎,术后静点广谱抗菌素,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狂吠疫苗。被狗咬伤后,要对被血污染的衣物、手帕、纸张进行焚烧。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和护理
一 解剖特点
与口腔颌面部有关的主要神经有面神经、舌下神经、和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为脑神经中最大者,为颅前面、面部、眼眶、鼻腔及口腔等处的感觉神经及咀嚼肌的运动和
15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根与脑桥臂相连,是颌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运动。三叉神经的感觉神经,自颅内三叉神经半月节分出三大支:第一支为眼神经,第二支为上颌神经,第三支为下颌神经。上颌、下颌神经与口腔科关系密切。
1. 上颌神经:为感觉神经,自半月神经节发出后经圆孔达翼腭窝上部,再经眶下裂入眶,向前经眶下沟、眶下管出眶下孔,分布于面部下睑、眶下、鼻侧、和上唇的皮肤。一般将上颌神经分为4段:颅内段、翼腭窝段、眶内段和面段。其分支为颧神经、蝶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及其分支、上牙槽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
2. 下颌神经:是感觉根纤维和运动根纤维的混合神经,是由颅内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发出的最大分支。下颌神经出卵圆孔后分为前后两干。前干较小,主要为运动神经,分别至咬肌、颞肌和翼内外肌,其感觉神经为颊神经。后干较大,多为感觉神经,主要分支有耳颞神经、舌神经及下牙槽神经。
三叉神经主要是面部的感觉并支配咀嚼肌运动。三叉神经痛即指在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内,出现阵发样、电击样的剧烈疼痛,并无其他感觉障碍及器质性改变的疾病。此病以中老年人多见。一天可以有数次或无数次疼痛的感觉犹如刀割、电击、针刺、撕裂。三叉神经痛的诱发部位,临床上称为“扳机点”,常在上下唇、眼眶周围、面颊部、牙齿、舌等许多部位。患者在刷、洗脸、吃饭,甚至说话走路时都可以触动扳机点引起疼痛。疼痛持续的时间可在几秒至几小时不等,疼痛过后有一缓解期,缓解期也可在几天或几年之间。
二 临床表现: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典型特点如下:
1. 疼痛的性质:为阵发性剧烈疼痛,并且是突发突停。疼痛持续时间在患病初期极短,约几秒钟或1~2分钟,反复发作后可延长,发作停止后无任何症状。每天发作次数不等,每两次发作之间称为间歇期。随着疾病的加重,发作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间歇期越来越短。有的病人疼痛发作呈周期性,即在一段时间内疼痛频繁发作,而之后有一段时间内疼痛缓解或消失。疼痛常被描述为刀割样、电击样或撕裂样痛。发作时,病人试图用各种动作来减轻疼痛,如咬牙、叩齿、摇头、咬舌、伸舌、咂嘴等。
2. 疼痛的位置:三叉神经痛以单侧发病为特点,很少超过中线。疼痛区域与受累的三叉宰经分布范围相同。临床上以三叉神经第Ⅱ、第Ⅲ支单独受累最常见,也有上述两支同时发病。第Ⅰ支或Ⅰ、Ⅱ、Ⅲ支同时受累极为少见。病人感觉受累区的皮肤、粘膜及牙等剧烈疼痛。由于疼痛难忍,使得患者用力揉搓患区皮肤,久而久之,导致皮肤粗糙、增厚或色素沉着,也可造成皮肤损伤或感染。病人多有拔牙史并可查见多个牙缺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