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唐代名将李靖一生毫发无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10:55: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唐代名将李靖一生毫发无损

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做人欲常立身,就不能不注意言行谨慎,措词委婉,表达模糊,做些糊涂状。遇事不乱开口,办事讲原则不乱开印,回家不开门,这绝不是无头无脑的愚人。

世界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做事越多错误越多。只做好份内事和本职工作的人,无论风云如何变幻,都能不留把柄,立身而不倒。

——少言寡语 立身不倒

中国历史上唐朝开国第一名将李靖性情非常稳重,这与他在战场上尚奇、尚速、尚险的风格完全相反,生活中他可是个稳健的人。他遇事总是思之再三,谋之再谋,绝不冲动做任何一件事,在他生平中,未尝有过后悔之事。时间长久了,他便养成了好静沉思的习惯,闲休无事时,别人高谈阔论、谈笑风生,而他却整日静思,不置一词。

李靖不善言辞,他是踏实的实践家而非演说家。每上朝时发生了一些争论,他总是一言不发。与宰相们议事时,他也是听得多而说得少。每闻人言,便先在心中掂量此话的分量与是非,若以为是,他便不再言语,因为多说也是无益;若以为非,就指出对方错在哪里,言简意赅总比言之无物要强。

李靖这种风格,使他在朝廷中树敌很少。当然,皇帝欣赏他,他不必惧怕谁,可他从不利用这点。当然有时他也会无意中惹恼一些人。李靖不好与人争,但认准了的方向不轻易回头,办事讲究原则和道义。

征讨突劂时,他开罪于御史大夫温彦博。李靖大军横扫漠北、击破突劂之后,奏凯还朝。接踵而来的,本应是表彰、封赏,却未料兜头便是一盆冷水:温彦博和皇帝李世民弹劾说:“李靖的军队,没有军纪,缴获突劂的珍宝,都散失到乱兵之中了。”

不管事实怎样,唐太宗李世民闻知此事十分生气,他即刻召来李靖,怒斥于朝堂之上。李靖并不知情,可他无力自辩,惟有叩首谢罪。天子盛怒之时忤逆,无异于是拿身家性命开玩笑,李靖只有等待,等待李世民平息了胸中怒火,再做打算。

几天后,李世民赤颜对李靖说:“隋将史万岁击破了达头可汗,有功不赏,反以罪被杀。朕绝不会如此做。应该赦免你的罪过,记住你的功勋。”下诏授李靖左光禄大夫,赐绢一千匹,增封食邑共五百户。这已经是照常的封赏,李靖却欣然欢喜谢恩。不久,李世民干脆挑明了向李靖道歉说:“从前有人谗害你,现在朕明白了,请你不要介意。”

由于少言寡语,谨慎从事,李靖的后半生基本上是平安的。贞观八年,李靖已64岁高龄,他患足疾上表请求辞官养老,言辞恳切动人。于是皇上应允他告老还乡,安享晚年,终得以善终。

搜索更多关于: 唐代名将李靖一生毫发无损 的文档
唐代名将李靖一生毫发无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r8wx25hq1036aw5ujy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