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学术影响力
17.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8.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9.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生产劳动 D.社会活动
20.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知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2.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经典的观点有()。’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3.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等内容。 A.对人性的理解 B.对集体的看法 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4.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包括()。 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C.明朗阶段 D.验证阶段 E.观察阶段
5.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的客观条件有()。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6.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属于()。 A.干预与服从 B.责任与义务 C.教育与被教育 D.管理与被管理? E.监护与被监护
7.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主要有()。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表达清晰 E.气氛热烈
8.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着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9.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学制类型有()。 A.双轨制学制 B.六三三制学制 C.单轨制学制 D.分支制学制 E.壬寅学制
10.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主要有()。 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E.夸美纽斯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_______为标志。
3.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
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和总的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5.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___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关系。
6.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7.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 9.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10.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童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r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意义学习 2.个人本位论 3.隐性课程 4.榜样法 5.教育(狭义)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