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如愿以偿考到自己期望的学校,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我秉持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信念终于熬过了这段难熬却充满期待和自我怀疑的岁月。
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在这期间,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有没有可能成功上岸,这样的想法,充斥在我的头脑中太多次,明知不可想这么多,但在休息时,思想放空的时候就会凭空冒出来,难以抵挡。
这对自己的心绪实在是太大的干扰,所以在此想跟大家讲,调整好心态,无论成功与否,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到最后,总不会有那种没有努力过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遗憾。
总之就是,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在此,我终于可以将我这一年来的所有欣喜,汗水,期待,惶惑,不安全部写出来,一来是对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做一个回顾和告别,再有就是,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可以给大家以借鉴的作用。无论是心态方面,考研选择方面,还是备考复习方面。都希望可以跟大家做一个深入交流,否则这一年来的各种辛酸苦辣真是难吐难吞。
由于心情略微激动了些,所以开篇部分可能略显鸡汤,不过,认真负责的告诉大家,下面的内容将是满满的干货。
只是由于篇幅过长还望大家可以充满耐心的把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赠我的学习资料供各位下载使用。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为:
1.《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钟赣生主编
2.《分析化学》(上下册,下册为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2版)胡育筑、孙毓庆主编
3.《药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2月第2版)吕圭源主编
4.《药用植物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013年2月第九版),谈献和、王德群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 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一定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做的)
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也只复习了真题中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这块比较薄弱,可以找对应资料练习。然后是作文,作文其实两点,一是主旨,你要说什么,这个平时要多多训练,拿到题后要迅速思考出题人考查的角度是什么。
二是框架,就是所谓的模板,这个真的非常有用,比如三段论排比开头,中间论述三段比喻,最后一段感叹句结尾,等等。我是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的,如果你基础比较差,不建议你这么做,风险较大。正常的话,应该在七月的时候把作文真题都揣摩一遍,同时买一本木糖英语的作文书,每天看几篇图片,思考主旨。同时练习作文的框架结构。在12月之前可以每周练习三篇作文,看图分
析主旨,写出框架,并完整的写出全文,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考试步骤。
这样子,当你考场上拿到题以后就会条件反射般的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分析主旨,列出框架,开头中间段结尾用什么句式,然后合起来怎么写等等。这样抓住重点,才能最有效的利用时间。英语提前15分钟交卷,考了76分,这说明我的英语复习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英语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考前背了一个作文模板,做了几套真题就没有啦,但是可以分析真题的规律,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候只看选项即可选出答案,这个部分个人有整理笔记,很多选项都是陪选而已,根本不会成为正确答案,比如:态度题永远不会选择indifferent,而它却一直持续出现来陪选,可是终究成为不了正确答案,有时候总结这种小技巧,对应试还是蛮好玩哒!
英语的学习是应该贯穿考研始终的,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起,不论每天的学习计划如何,都应该或多或少的留些时间给英语,哪怕只是背十几个单词或是做一篇阅读。在考研英语中,阅读所占分值最多,所以大家应花最多的时间、精力去攻克它,最后关于真题可以选用木糖的。
专业课
专业课是拿高分的关键,专业课好,总分高,专业课不好,总分低,这是没得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专业课难了的话,很多人不过线的,本来考前觉得自己目标是140的,大都只有100分,本来觉得自己120的都是70,80分。经验总结如下:
1)3—6月份,打基础,教材+网课(有的内容不考,不看即可),翻看每一章的教材,并做每一章节的习题,然后做相应的研教新版的练习题,将不会的
重点勾画下来,在第二轮复习时还要仔细琢磨。时间分配情况根据自己情况来定,可以缩短,可以延长。
轮流背诵、理解。在这期间更细致研究了下这几年的真题,弄清楚学校的命题风格和高频率的考点,结合自己背诵的内容再巩固。比较靠近考试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去背,并且把真题拿过来翻看,看看哪些是自己还不太会的再进行熟悉,最后刷了下研教新版的模拟题。感觉后期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全时主观题,都要能有话讲。
2)7—9月份(最迟10月份),强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对重难点的突击,一定要做好,不然到后面就够呛的。课后题第一遍做了记号的题目,该看第二遍了,对方法要有一个小小的总结。例如我的错题上都会把知识点相应的标注出来,比如:怎样熟悉糖和苷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黄芩、葛根、槐米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等。如何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以及升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怎样熟悉相似药物性能主治的异同点;了解木通与通草古今名实混淆及金钱草的品种。如何熟悉铅丹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以及掌握中药性能的含义及内容,四气的含义、具体表述及阴阳属性,五味的含义及阴阳属性,升降浮沉的含义,归经的含义及依据;熟悉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熟悉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熟悉归经的表述方法;熟悉四气所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五味分别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气味配合的意义、原则及规律,升降浮沉确定依据及所表示的作用,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为何必须与气味、升降浮沉合参,有毒无
毒的确定依据及影响因素,引起中药中毒的原因及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有毒无毒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中药中毒的解救原则。更要熟悉配伍的目的,掌握配伍七情,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的含义;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的内容,等等。看书的同时也可以看一看研教新版的练习题,真的很不错,适合稳扎稳打的同学用做平常练习。研教新版总结了一些做题的规律,个人觉得这是锦上添花的一本书,里面的习题都归纳总结的很好,比如:
这本书上讲的非常有逻辑,讲了很多的实用解题技巧,书上把题目归类,并详细每一类题的标志和解题的方法,让我在备考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光看书是不太够的,除非当年的题目简单,不然拿高分就成问题了,举例如果你只是做了书和真题,面对一般的考研题目也许没有问题,但是遇到难的题目,你就载跟头了)。这一阶段的题目练习可以选用研教新版的习题集,不仅复习知识点,还可以帮助我们练习解题思路。考研专业课要拿高分,首先就是前面的基础分数一定要拿到手,不然后面再怎么好也就100多一点吧。
3)10—12月,冲刺练习。这一阶段将会做大量的习题,来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要对前面的知识反复复习。
到了11月份,就要参考各高校真题了,看看这些知识点能够怎么出题,一般是怎么出题的,每年差不多有两三道题是比较灵活的那种,你不能直接找到原话。这除了要求你把该背的东西背熟外,知识面还得广一点,肚子里有货,能写的出来、编的出来。
自己严格按照考试要求练习,总结自己不足和知识漏洞。留下几年真题用来最后一段时间练习。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算前面没有复习好,吃透真题,也可保证高分(题目太难除外)。几套模拟题大概用一个月就做完了,其中我把自己的错题都着重标注了,比如这样的题:
影响药物代谢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 : A大活络丹与多巴胺 B牛黄解毒片与利福平 C银杏叶胶囊与地高辛 D补中益气丸与环磷跣胺.
E大山楂丸与阿司匹林),就非常有迷惑性。
答案: E。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I芎、青皮、山楂、女贞子等与磺胺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利福平、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合用时,因尿液酸化,可使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溶解性降低,增加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导致尿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或血尿;增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肝毒性,甚至可引起听觉障碍;可使利福平和阿司匹林的排泄减少,加重肾脏的毒副作用。
在这边插一个题外话,不仅是这些专业课,其实公共课的真题也是需要多刷一些的,但是多刷也并不是没有技巧,无脑的刷数量,比如公共课英语部分,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题目很多,乍一看起来好像题目没有规律可言,但其实出题人也是有局限性的,题目的设置与考察也都有类似的地方,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其实可以利用题目中的解析去做一个梳理总结,公共课政治在做《政治新时器》的时候,也是有需要梳理的,一些题目在设置上是有出题人偏好的,这时答案中就会有体现,体现出哪一个知识点是重要的,是常出现的,所以也建议和英语一样,多看解析,找出适用于自己做题习惯的规律。然后我们接着聊专业课。
一个阶段要做一个阶段要做的事,在整理好自己的错题之后,还是要日常回顾才行。后面的时间就是做大量的错题了,这可以来提高专业课能力,题目难度较大,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可以提高对难题的敏感程度,练习的越多成绩越好这是一定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来定。不管是哪本书,书上讲的都是针对所有的考研学生,因此他所提到的问题你不一定全有,他没有提到的错误你未必没有犯过,所以一定要总结,你可能这道题不出错误,下次复习的话也会更加清楚明了。平
时的题一定要坚持去做,光靠书和真题是不太够的,特别你要考名校,不管题目是难还是简单,一定要考好,因为你的对手比你要厉害的多。
最后的最后,专业课还会要看你考的学校了,关键是收集信息,最好是有真题,没有真题是很难考到高分的,向学长学姐打听,网上买都可以,拿到真题最好。时间的合理分配很重要,拿分的科目多花时间,只需要过线的科目少花时间,差的科目多花时间,稍微好的科目少花一点时间,最好是每门课时间按比重均匀分配,具体情况自己按自身情况安排。记住一定要补短,和拿下长期积累的学科。
差不多就这些吧,废话不多说了。别给自己灌那么多鸡汤,别老是感动自己。你是不是自习室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一点都不重要。关键是方法、效率!祝大家都好运吧。写到这里,我的经验就跟大家分享完了,我个人的一些笔记和当时搜集的真题我都传到了high研APP,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因为考研不易,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上面私信我,一定知无不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