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与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54: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与应对策略

作者:孙学军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6期

教师特殊的社会角色,使他们往往容易隐藏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愿意向外人透露,特别是不能在学生面前透露。然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质量,而且很容易转移到学生身上。个别教师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学生乃至学校的安全。如果说,父母的心理健康影响的是一个家庭、几个孩子,那么一个教师的心理状态影响的学生可能是成百上千。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1.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他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面临升学率、评优考评、继续教育、职称评聘、竞聘上岗等诸多挑战,工作繁重、工作量大、交际范围窄。同时,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工作理解程度并不高,家长对教育乱收费认识不全面,这也让教师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在这种状况下,教师易于激发不良情绪,形成不良心态。 2.学校管理的因素

从观念、制度、设施等方面为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事实上许多学校更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教学质量、教学科研等等,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缺乏关注,对他们的负面情绪置若罔闻,致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教育改革的力度加大,学校之间、同事之间竞争激烈,并且不少学校教师超编和人事制度改革导致学校实行竞聘上岗,这些更加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此外,学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分配不均、待遇不公等也成为诱发教师不良情绪的原因。

3.社会环境的冲击

近些年来,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有了提高,但其经济收入还处于中下水平,一部分教师的待遇偏低,远远赶不上在其他部门工作的同龄人,致使教师不能安心工作,心理负担重。这种对比与差异使得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极易产生巨大的心理不平衡。 4.教师自身因素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与应对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rknl71das8n6j4879hw6x2111f20r00ba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