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近代诗歌流向
( 吴世荣 著 / 薛舟 徐丽红 译)
关于文学史上的“近代”虽然说法不一,但一般是与历史上的时代划分一致,指朝鲜王朝向西方开放门户的19世纪后半期,特别是发生东学革命和甲午更张的1894年以后的时期。因此韩国近代诗歌一般也就是指1894年以后的诗。韩国文学史上把1894年作为一个基点,是因为到了这个时期韩国诗在形式上确立了自由诗形式,在内容上接纳了近代意识。当然这里的“自由诗形式”和“近代意识”并不是接纳西方文物的结果,一般来说,向上可以追溯到18世纪韩国社会的变革。但无可否认,它是在向西方开放门户的过程中得到大的发展的。
在韩国文学史上,确立自由诗形式和反映近代意识的诗创作具体开始于20世纪第一个十年。但是取得文学上的成功则要更晚一些,可以说是在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期,即朱耀翰、黄锡禹、金億等诗人发表作品的时期。金億的《冬日黄昏》(1919.1)、黄锡禹的《春天》(1919.2)、朱耀翰的《灯火会》(1919.2)等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因此,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之间的大约50多年,即韩国历史上所谓的“开化期”,也就可以看作韩国传统诗歌向近代诗转型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诗主要有民谣、汉诗、时调、社说时调、开化期歌词、唱歌、新体诗、四行诗、言文风月等形式。其中的民谣、汉诗、时调、社说时调等属于传统诗歌形式,而开化其歌词、唱歌、新体诗、四行诗、言文风月等则可以作为新登场的诗歌形式的代表。
所谓开化期歌词,指的是在开化期使用的歌词。本来歌词是由两句一组的诗行配上4/4拍的节奏,长度不限的朝鲜时代的诗歌的一种形式,但到了开化期发生了
变形。它与传统歌词有如下的不同点。第一,从形式上看,开化期歌词比传统歌词更自由。不再固守定型而更多地构思变异律,试图分节并插入副歌和合歌。第二,从内容上看,显示出了近代意识。其中有的主张自主独立和文明开化,反对外国势力和封建意识,有的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主张社会变革和歌唱忧国衷情。
月光皎洁春日到来,教育界的青年们啊
抛弃与生俱来的习惯,勤勉热心地工作
开创独立思想,像春日一样灿烂
像望月一样饱满
这里引用了当时发表在《大韩每日新报》的《社会之灯》栏目,佚名作者的《春和月圆》的第三节。这里可以看出与传统歌词的不同点,即打破了两句一组的对应形式,分成几节,并插入了副歌(‘像春日一样灿烂/像望月一样饱满’)。
所谓唱歌,本来作为一种音乐名称,指的是配上西洋乐演唱的歌曲。这其中与文学有关的部分就是歌曲的歌词。登场于开化期的这种新式西洋歌曲之所以被看做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一种新的形式,其原因在于唱歌的歌词律格出现了传统诗歌,即时调或者歌词中从未有过的7/5拍,8/5拍,6/6拍等。最早的唱歌《皇帝诞辰庆祝歌》是1986年7月25日当时新文沿教会的教徒们把为庆祝高宗皇帝的诗歌配上《合唱赞颂歌》第468章演唱而成的。这个时期代表性唱歌作家有崔南善(1890-1957)和李光洙(1892-1950)。崔南善著有代表唱歌母音集《警部铁路歌》。唱歌就是这样一种音乐也就是歌曲的名称,因此从文学形式来分类的话,应该是一种新体诗。这是因为唱歌的歌词一方面摆脱了传统诗歌形式,一方面又是与自由诗截然不同的一种格律诗型。
新体诗是指那些一般在体裁上不拘泥于某种统一的格律诗的规范,但在具体作品中具有个性化的定型性的诗。也就是每一个作品都固守着它本身的定型性。比如说,构成每一节的行数 没有规定,所有诗行也不需要一个共同的节奏,但是构成每一节的相对应的诗行却有它们本身相对应的节奏(例如第一节第一行与第二节、第三节第一行的节奏相同,第一节第二行与第二节、第三节第二行的节奏相同)等。从这个观点来看,可以说,新体诗原则上并没有很大程度地摆脱唱歌的歌词形式。因为它虽然根据诗行的不同对应着不同的节奏,但在本质上是一种立足于新的格律体的诗歌形式。韩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新体诗,也是被公认为代表作的是崔南善的《海上致少年》(1908)。
言文风月和四行诗是由1900至1930年间的一部分诗人以抵抗近代自由诗运动和确立新的格律为目的创作出来的。前者模仿汉诗的绝句或者律诗,每行五字或七字,每节四行,一、二、四行的末尾押韵。后者也是遵循这一规则,但在每行的长度上略有不同,不局限于五字或七字,而是采用4/4拍或6/5拍的节奏。四行诗的代表作家是李光洙。
韩国传统诗歌即时调、歌词在确立近代自由诗形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体裁的内部解体。由18世纪时调的散文化倾向引起的社说时调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第二阶段是由于互不相同的体裁相互作用和渗透而引发的格律诗的解体。比如民谣与歌词、歌词与时调、时调与歌词等的混合。第三阶段是对外来因素的吸收。比如对各级学校的校歌、基督教的赞颂歌以及翻译诗的吸收造成的影响。在这一阶段西方世界观开始在诗中有所反映。第四阶段是抵抗传统诗歌自由化的文学保守派力图确立新的格律诗的活动。四行诗,言文风月,新体诗等的创作就属其中。但是这种与时代感受性脱节的逆行不可能取得胜利,而且经过了第四阶段,始于社说时调的韩国诗歌自由化运动终于达成了全民族的
共识,并取得了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