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微课制作脚本案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48: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案例: 微课拍摄/录制脚本 教师姓名 讲授内容 (年级) (学科)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版本) (微课名称:科目/知识点/主题等) □知识讲授 □解题演算 □问题答疑 □创意实验 □学习活动 □其他 □拍摄式 □录屏式 □软件合成式 □混合制作式 □其他 PPT为主,还可以是其他学科工具软件(几何画板、Flash动画等) 3—5道典型练习或试题,有区分度,最好为在线交互练习题。 教学类型 摄录模式 课程简介 主要教学环节 (参见表一) 讲授配套课件 (另行提供PPT文件) 微练习 (另纸附) 微反思 表一: 教学活动环节与微课视频的时间分配表 教学步骤 开场白 引入 功能讲解 方法说明 操作演示 问题处理 小结 练习说明 结束语 介绍微课标题内容 工作案例情况描述与通常的解决办法演示 邮件合并的功能和适用情境 邮件合并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步骤 “准考证”案例的邮件合并操作过程演示 发现问题,以及进一步的调整处理 获得的经验 微练习的说明 结束与致谢 教学内容 视频时间 5秒 2分 1分 1分30秒 3分 3分30秒 50秒 1分30秒 5秒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作者: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王奕标 优课结构 一、片头 (5秒) 教学环节 展示内容和教学过程 制作工具和方法 蓝底白字字幕;字体为四号和二号。用CS软件标题功能后期添加和编辑。 呈现基本信息 (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学段学科、三角形的内角和 年级学期、作品名称、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王奕标 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二、导入 提出问题、激趣导入 提出问题: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使用DV录制,(1分钟内) 如何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并将问题教师出镜头。教转化为求三角形的内角和。这就是咱们师讲解的声音在这节课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三角片头字幕中出形的内角和。(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思现。 考,激发求知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1分钟) 围绕提出的问题,从特1、从最常用的两种直角三角形的内角Smart notebook殊到一般,一层层,一和(180度)入手,提出一般三角形内课件与录屏软件 步步,逐步引导,逐层角和的问题。(搭建帮助学生思考的脚剖析, 先探究,再验证。手架)(30秒) 最后是问题解决,能力2、利用测量的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使用Smart 提升,智慧得到启迪。 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建构“三角形notebook的量角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的知识。(4分器工具与录屏软钟) 件 3、利用撕拼的方法操作和验证三角形插入预先制作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进一步巩固对动画片断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的认知。(3分钟) 4、知识应用:解决“知道三角形两个角Smart notebook的度数,如何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的课件与录屏软件 问题。(20秒) 5、知识拓展:解释不能画出有两个直Smart notebook角的一个三角形的原因?(10秒) 课件与录屏软件 三、小结 教学回顾与小结,提出1、本课回故:五个探究步骤。(40秒) 教师出镜头,使(1分钟) 新的问题,引发新思考。 2、提出新设问:一个三角形中,有没用DV录制 有可能有两个钝角呢?(20秒)

二、讲解 (8分钟内) 微课的录制脚本设计 微课结构 教学环节 设计思路 一、片头 (5-10秒) 呈现微课信息 亲爱的同学你好,我是来自省庄一中的苏静老师,今天由我来讲解,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导入 (10-20秒) 激趣导入 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最有名的就是坐落在我们泰安的泰山。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赞美泰山,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杜甫的《望岳》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二、正文讲解 (4分钟) 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有以下几个学习目标: a、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b、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c、 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我先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听字音,做标记,注意停顿和节奏 自由朗读、并且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通过疏通文意,请你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这首诗以哪个字为线索? 2、本诗写出了泰山的哪些特征? 3、找出名句并赏析 1、 因此这首诗的中心概括为:本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初步朗读 整体感知 深入研读 三、小结 (1分钟) 课堂小结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这种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确令我们佩服!在古诗之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荡涤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诗句,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励志的诗句? 3、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课下请你完成下面三个小题。

小学语文微课文脚本——排比微课解读

时间:2016-05-25 07:35:51 来源:肥城教育局 作者:信息管理员

小学语文微课文脚本——排比微课解读

肥城市老城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学校 马静静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和修辞手法——排比。在这节课中,我们将解读排比的概念,了解排比的分类,认识排比的作用,并且知道使用排比需要注意的原则和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排比?排比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 ,接二连三地说明同范围、同性质的相关事物、意象,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的修辞手法。例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样结构相似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强调青春易逝的同一意象,表达岁月流逝的感怀,这样的句子就是排比句。

排比的句子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的,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又常用共同或相近的提示语。例如: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三个并列的句子用三个起来了描述了春天景物的变化过程,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脚步的到来。

了解了排比的特点和概念,我们再来看看排比的分类。排比可分为成分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成分排比,即以接二连三的结构,表达相同的意象的短语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这个单句中,主语是延安的歌声,宾语是三个比喻组成的一组排比,把歌声比作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和大旱的甘霖,三个短语都在表现给人带来希望的意象,在这个句子中就是宾语构成的成分排比。再如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短语表达教师的为师之道。

单句排比是以接二连三的结构,表达相同意象的单句。例如:雪峰插天,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雪峰插天,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都是完整的单句,用来铺排出人间仙境的意象,属于单句排比。再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几个单句从几个方面不同人的不同表现,阐明了大丈夫应有的品格。

复句排比,即以接二连三的结构,表达相同意象的复句。例如: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用三个复句描述夏夜的星光,群山的诗意,原野的纯朴等意象,属于复句排比。古诗中也有许多复句排比句,如《木兰诗》中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也是一组并列的复句,描绘了木兰归来时亲人迎接烈而喜悦的场景。

最后,我们来看排比的作用。在文章中适当地使用排比,可以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

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说理周密,论证有方。

我的微课脚本设计

文/海燕

作品题目:仿写《咏鹅》

作品摘要:让学生通过快乐吟诗,轻松品诗 ,开心展示,快乐改诗等几个环节引领学生明白仿写诗歌并不难,做到观察事物按一定顺序,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就能创作出自己的诗歌,最后总结仿写规律。

授课教师姓名 吴彩花 微课名称 仿写《咏鹅》——语文阅读拓展训练

□学科: 语文 □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苏教版 知识点来源 □所属章节:练习4“读读背背” 录制工具和方法 客服录频Camtasia Studio V6.0.2 自己设计 自己制作 让学生通过快乐吟诗,轻松品诗 ,开心展示,快乐改诗等几个环节引领学生明白仿设计思路 写诗歌并不难,做到观察事物按一定顺序,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就能创作出自己的诗歌,最后总结仿写规律。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内 容 通过课件演示、启发,让年级的学生明白观察事物要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再通过吟诵和仿写喜欢诗歌,从而树立学生创作诗歌的信心。 学习《咏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并按一定顺序描写;学习品评诗歌,懂得好作品要不断地修改。 快乐吟诗 骆宾王的诗《咏鹅》出现在小学各版本教材中。我们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4中的读读背背就是它。据说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7岁的骆宾王在池边戏水,有人指着鹅让他作诗,他脱口就作出的诗。让我们一起再来吟唱这首诗吧。 教学过程 古代骆宾王7岁能作诗,我们为什么不来尝试一下写诗的乐趣呢? 轻松品诗 通过品味诗歌的写作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创作的灵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古诗《咏鹅》的写作特点,摸索出它的创造规律,这样我教学重点难点

搜索更多关于: (完整word版)微课制作脚本案例 的文档
(完整word版)微课制作脚本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rn7x0r33n03gjy5zd2f62h6002tw800l5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